其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己去做。
![](https://img.haomeiwen.com/i28558657/53c0d7c5c3f99a00.jpeg)
如果父母的时间真的花在了孩子的阅读上,这个孩子的阅读肯定不会差。
既然没有社区图书馆,附近没有书店。那我也要给孩子丰富的阅读资源,要保证自己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和频率。
社区没有,就在自己家里建读书角,有条件的家庭建造家庭图书馆。
可事实上,很多父母自身没有真正的重视,最后没有坚持而放弃了。
他们觉得孩子上学以后,做作业是大事。所以宁愿肯花时间陪孩子写作业,却不肯花时间陪孩子读书,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了。
我自己就深有感触。
女儿在幼年
亲子阅读的时间非常充足,我可以带着他读各种各样的书,而且时间也是自由安排。
等他上了学,时间一下子紧张了起来。于是阅读的时间只能放在睡前短短的几十分钟内。
幸好他自己爱阅读,放学后在家里空闲的时间也会自己翻书。因为我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他一直读读读,她也不需要我读了自己完全可以自己选喜欢的书读起来。
我想这也是很多爸妈想遇到的现状。
特别是到了小学。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忙着做作业,上补习班或者兴趣班。
而小学阶段的孩子,不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课本和作业里,因为小学课本的单一性绝对不能满足一个孩子的知识需求。
6-12岁,是阅读能力(即学习能力的基础)长期发展的最黄金时期,这六年,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海量阅读、大大提高阅读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
只有博览群书、阅读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才可以让孩子的智慧不断成长,最终拥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阅读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能达成的。
需要两个基本的前提:
一个是保持阅读的持续性,让孩子形成习惯。
刚开始,父母需要自己坚持下去,并且引导孩子去接触书本,父母帮他们从书本中获取到乐趣和成就感。
等坚持了几个月,孩子会形成习惯,接下来就是保持下去。保持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另外保证给孩子提供新的书籍,来保持他的阅读兴趣。
孩子们的兴趣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不仅仅要强化他们当下的兴趣点,也要帮他们挖掘新的兴趣点。
办法就是让他先“接触”,再“引导”,最后强化。
比如水水跟所有的男孩一样,崇拜力量,爱好冒险,所以会喜欢车男孩子喜欢的三国杀、围棋等。那时候我就给她水浒传、三国演义、哈利波特、科学类书籍。每学期也会给他添置一点新书,接触新书,会让我们发现孩子新的兴趣爱好。一步步打开他的阅读世界。如今他对文学书籍、科普绘本也是来者不拒。
另一个是阅读量的积累。
我觉得这是一个神奇的过程。
水水四岁半的时候,已经能够自己独立读懂绘本的大部分内容。他借助了图画,还有他自己掌握的部分文字,小小的脑瓜就会去猜想、分析。
6岁时,开始朝着独立阅读的路前行。我觉得还积累一年,应该就能读懂一些简单的童话和桥梁书了。
如今已经能独立读纯文字性的历史书籍、童话、传记之类的图书。
有时我想,虽然没有让他去学一门值得炫耀的技能,但我培养他的这个阅读习惯,应该让他受益匪浅。
而一个孩子的能力发展,绝对离不开两个条件。
一个是生活中的游戏。
另一个就是海量阅读。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阅读能力总是会排在首要的位置。
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早让孩子爱上阅读,形成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