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昨天是清明假期的第二天,迎来了难得的阳光明媚,我和“室友”两人起了个大早到龙坑山登高。这座山坐落于潮安龙坑村,因此得名“龙坑山”,这里是他们祖祖辈辈埋藏在的地方。
周边的很多人喜欢来这里登高、散步,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三五结群、手里挂个小音响,放着带点年代感的歌曲,然后一边登高一边聊天一边听歌,偶尔也会碰见些小年轻,大概就像我和“室友”一样,忽然兴起去锻炼下。
距离上次来登高约半月有余,两周前在道路两旁火焰焰盛开的木棉花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杆和几朵含苞待放的花蕾,面对此番情景不禁有点惋惜,没想到木棉花的花期如此短暂,还有多少人还没来得及好好的欣赏。
来到山间,眼前万物复苏、绿意盎然的场景让我把之前的惋惜一扫而空,阳光穿过枝叶的缝隙洒在林间,伴随着鸟语花香,造就了晨间这一片静谧的人间仙境。我们把摩托车停在山脚下,便开始了我们的登高历程。
这座山的道路不算崎岖,但大概是筋骨和肌肉许久未得到锻炼,刚爬坡的我们便累得气喘吁吁,大口大口的呼吸着空气。后面慢慢地,我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体上,调整了呼吸,一步一步地走着,又感觉好了许多。我不是个腹有诗书的人,但在这一刻脑子里蹦出了那一句:“当你累了的时候,大概就是在爬上坡路的时候,人生大概也是如此吧。”
这句话像是在鼓励着在这个阶段还在迷茫的自己。
走着走着,额间微微的冒出了些汗珠,运动释放出来的多巴胺,让山间的一幕幕都充满了美好。
有把头埋在身体里睡觉的鹅,看起来十分有趣;有没在猪圈里圈养的猪,它们身上裹着轻薄的泥沙沐浴在阳光中;有搭建在山间简陋的房子,偶尔传来众人聚乐的嬉闹之声,不禁让我想到了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不知怎么地眼前的一切忽然让我豁然开朗。大概,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定义和向往的桃花源。
绕着山路走了好几圈转了个弯,又来到了那个分叉路口,一条是通往不远处我们定义的“终点”,那里常年挂着“军区禁区,闲人禁止进入”的字眼,只能到此沿途而返,至于它的尽头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而另一条路像是通往山的另一端,我们一般望而止步......这一次,我们依然选择到达我们定义的那个“终点”,然后返回。
人生的路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看似充满了选择,但有时候却又出奇的遵循着某个既定的人生轨迹,我们总想着偏离它,可有时候人纵使有万般能耐,也难敌天命。
我们到达“终点”后,休息了一会就开始下山。下山的路往往要比上山容易得多,这个时候我便会有了多余的力气跟“室友”聊着那些不知名的花草,聊着过去的往事,聊着遥远的未来......原来,我们已经陪伴着彼此走过了第十一个年头,如果说宇宙的尽头的编制,那么婚姻的尽头是一种怎样的归宿?我想我应该算是一个相对幸运的人。
到了山脚下,我坐上了回程的摩托车,我不禁再次回头看了一眼,那里还有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墓碑以及零散祭奠的人们,它们在阳光的闪烁下熠熠生辉。那是祖祖辈辈埋藏在的地方,它的名字叫:故乡。
那一刻,我忽然在想,远在300多公里属于我的故乡,有一座我此生再也无法抵达的墓碑,那里埋葬着我最亲的人,愿风能够把我的思念吹到他的坟前。
《寻梦环游记》里面有一句经典的词语:“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又是一年清明了,愿所有的想念都能被看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