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让江同学看视频自学历史,每自学完一课,自已画思维导图后再给我记讲一遍。
前面几课效果都不错,当上到第十二课的时候,她说她好像没有听懂。
早上我利用十多分钟的时候翻看了一下这课的内容,发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关于这门学课,我想谈一点我自己的学习心得,希望给江同学起到一点点的帮助。
首先是多看,不用一字不漏的背下来。只要把它当成故事去读就可以,快速多遍的读。第一遍可能会慢一点,后面一遍比一遍快。
其次就是要知道时间,通过时间进行横向纵向的联想。比如说十二课讲的阿拉伯7世纪至8世纪中期的事情。那从横向讲同一时间,中国是哪个朝代,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有什么样的相同不同点?与上一章学到的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有什么样的相同不同点,等等。纵向来看,7世纪之前阿拉伯又是什么样的,到现在我们要学的这个时期发展经历了什么,有什么相同不同点。总之,产生的联想越多,学的知识也就越多越牢。
最后就是记特点。特点就是考试的重点。我们要认识一个人为什么是张三而不是李四,最主要的也是通过他们的特点来区分的。学历史也是如此,为什么阿拉伯是阿拉伯而不是我们上章所学的日本。这时可以利用我们已知的知识,哪怕是我们已有的唯一记住阿拉伯的东西。在我们没有学这一课之前,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对阿拉伯的认识是什么,一是阿拉伯数字,二是他们喜欢戴头巾……由此我们开始进行书本知识的学习,看看书本上的知识哪些是我们没有了解到的,那些是我们已经了解了的,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
总而言之,当关上这本书的时候,能把整本书当故事讲出来,再加以一些做题技巧的总结运用,一切都OK.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