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里的错误

作者: 南风之薰专栏 | 来源:发表于2018-01-28 20:55 被阅读33次

      又是小儿学校里的事情。一次,物理考试,年级里一位平时物理上常常“拔得头筹”的尖子生,当然又考得了一个最高分:全对、满分。小儿平时也喜欢物理,班级里也算得一个“物理学家”,年级里却还算不得数一数二,大体可说是进入了“第一梯队”。这一次考试,小儿也得了一个高分,不过不是满分,当然这也是他意料中的事。

      等到试卷发放下来,他却发现,有一道题,他满认为是做对的,结果老师却扣了他一点分数。小儿也没太着急,就静等老师来分析试卷。听了一遍老师的讲解,却还不能说服他。他又把自己当时的答题思路回想了一遍,与老师的比较了一下,一下子明白了,这道题目原本干脆就是一道“有缺陷、有歧义”的错题。

      小儿一向是个平和的人,平素与师生相处,即使有理,有的时候也懂得“不妨稍微后退一点再说”。不过,这一次,他觉得试卷本身不太严谨,却是关系较大,应该向老师指出。于是,他生平第一次到了老师那里,把自己的一点疑问向老师说了出来。那位老师也很负责,仔仔细细想了半天,坦承学生的质疑是对的,这一道题目确实有问题。

      这一件“教学相长”的小事,也就这样过去了。不过,我听闻之后,却拖了一点思考的“尾巴”:错题做“错”了,其实倒可能是对的;错题做“对”却是“错”。但是,在卷面的分数上,“错”的却是全对和满分;“对”的却是扣分。这个“满分”里的错误,如果延伸开去,深入到各行各业,触及到角角落落,却是一个值得深长思之的普遍问题。

      我们有时候在一些单位或者部门“旁观”到上下“讨论商量”的场面,在上者倒也是“谦虚”得很,说是“今天没有什么过多的准备,只能提出一点不算成熟的意见,供大家参考”。但是,等到他把话说完了,大家却完全把他的话当作“中学生试卷上的一道试题”一样,开始埋头“解题”了。而这个“解题”水平和技巧却是因人而异,有的高明,“解得全对”,那当然是满分;有的不大高明,解错了,那当然是扣分。不过,根据观察,在这些解错了的人当中,真能回过来想一想,“出题者”出的这道题目,到底是对是错,却总还是少数,大部分人都是把“出题者出的题”,视作当然正确,一门心思只求做个“学霸”,获得一个满分就可以“傲视群雄”了。当然,回过来想想“出的题目”是不是本来就是错的人,虽然少,但也不能说没有吧,而这些“少数”也还是可以分出不同类型:大部分可能“明知是错的”,却藏在肚子里,隐而不言,到时候总有一天大家都明白“题目错了”,那就再做一遍又何妨;真能够明白“题目出错了”、却又能够当时就明白说出来的,那才真的是“少之又少”了。

      在所有这些“题库”里的题目当中,除了上面说的“领导的意见”之外,还有不少“题型”,比如“从来都是这样做的”所谓“惯常的办法”、国际上通行的“先进”做法、别人百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之类,只要“想都不想就埋头做题”,一不留神就会出现“满分里的错误”。这种错误简直可以说是“会施魔法”,按理说错误就是错误,而且用力越大,做得越“完美”,这个错误就越甚。但是,这样的错误却又是由“美丽动人”的“满分、排名第一”等等“盛妆”所包裏,它“戏法一变”,很容易成为人人“称羡不已”的理想目标,错误由此“一变”而为正确,而那个“指出了错误”的正确,却因为拿不到“满分”,排不到第一,而被“遮盖”在由“刺目”光亮所造成的“浓荫”之下了。

      反观如今的某些现象,也像应试的教育一样,用在一张“成绩排位表”上的精力和热情,远远大过了认认真真的“试卷分析”。只要分数上的“学霸”还是被大家所推崇,那么“满分里的错误”就只会“加分”而不会“扣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满分”里的错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nz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