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在遵循一个错误的等式:沟通能力强=好相处,以至于使得我一直处于失衡的状态。我自认是那种不太好相处的人,但是周边的朋友都觉得我很好相处。我明明觉得自己的沟通能力不错,却从没有在这个方面得到过反馈。
因此,我觉得可能是由于我并不太了解自己,所以才产生了错觉,为此感到很自卑,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不善于沟通的人。
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这也是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学习和反思才领悟到的。
沟通能力,其实更多指的是逻辑思考能力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能够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的把一件事讲明白。沟通能力是和理性与思考挂钩的。
而好相处,指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和周边的人建立起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需要的是开放、包容的性格。好相处更多是基于感性和感受。
想明白这个差异,我知道沟通能力强实际上并不等于好相处。
于是我反思了一下,发现让我产生错觉的决定性原因在于,大家对于一个概念的理解差异。对于同一个事件,我基于理性和思考做的决定和行动,对别人而言,是经由感性思维得到的感受。
《富兰克林自传》有这样一句话:因为我觉得跟那些经常相处的人发生矛盾是一件很愚蠢的事。
与其说这是富兰克林基于胸襟和气度的开悟,不如说是基于成本得失的思考。而前者属于好相处,后者则是沟通能力的体现。因为沟通能力的第一步便是理性的思考。
我们也有一句类似的箴言: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一步海阔天空。虽然因为鸡汤盛行,让这句话的可信度大大折扣,但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想想,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多少矛盾和纠纷,就是因为大家都不肯“息事宁人”,不是担心这样会被人嘲笑,就是怕自己会吃亏,都是不想自己受委屈的表现。
或许,用这样的心态的确会受到一些委屈,但是从成本角度考虑的话,一时间体会到的委屈和之后长时间被人找别扭相比,哪个更吃亏呢。我认为是后者更吃亏。
对于需要经常相处的人来讲,一时间的亏可以吃。吃亏不代表是自己做错了,更多时候自己反而是正确的一方。比起制造矛盾,我更愿意用别人的错来给自己一个成长和锻炼的机会。
其次,相处中出现的矛盾,除了严重违背原则的问题外,不在乎是生活习惯和个人性格的冲突。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式,培养自己解决冲突和矛盾的能力。
最后,这也是一个纠错和反思的大好机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生矛盾时一定会先入为主的认为是对方的错。但有些时候,也可能是自己的原因。对于训练元认知能力而言,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发挥场所。
其实,出现问题不是最可怕的,最困难的是如何面对问题,如何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沟通,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冲突和矛盾而存在的。
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先理解什么才叫做沟通,什么是好相处。
不是每一个好相处的人都是沟通能力强的。但是每一个沟通能力强的人,都能够让人正常相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