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米以下看世界

作者: 一帆理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4-14 09:21 被阅读0次

b周末带了桐桐去试听英语课,过程中,脑子里不断蹦出来小米爸爸曾经在我们课堂里分享的那句,站在一米以下看世界。

不止是我们去试课的英语机构,还有随处能见到的小的或者中型的游乐场等等,很多以孩子为主要群体的地方,随处都能看到这么几种形式,倒也说不上错,总是觉得味道怪怪的。

过度热情

“来来来,小朋友,来这里,去那里,这个好玩,那个有趣”

这样的场景,往往你会看到,工作人员热情洋溢,家长要么热络回应,一起加入让孩子来来来,去去去的招呼中。要么和工作人员去交流,这个是怎样收费,那个是怎样参加。要么,就是跟这孩子一起被招呼着这这这,那那那。

而此时,孩子呢?要么眼神放光要奔向他早已看上的地方,却被拉住,别乱跑,那个不好玩,这个才好玩。要么被这热闹吓一跳,要躲,想逃。要么神游状态,你说哪儿去哪儿就好。

或者,和我一样,跟工作人员说:谢谢,可不可以给我们点时间,我们看一看。之后,跟孩子说,这就是妈妈跟你说过的我们要来试听英语的地方,刚才老师说,我们会在这个教室上课,我们一起进去吧?

孩子的反应也有可能有几种。好的,开心进去,东摸西触。不好,我还没准备好。妈妈,我有点害怕。

这几种场景,都是孩子在面对自己,要么是对新奇世界的探索,要么是对未知的恐惧,正在给自己鼓足勇气。

贴标签,人以群分

刚才说到,面对过度热情的场景,孩子们反应各异,这时,往往会听到:这个孩子内向,慢热,不爱说话、认生……这个孩子外向、活泼……

于是,也能看到,越“内向、不爱说话……”就越被“鼓励”:来来来,别害怕,来这儿去那儿……你看这个小弟弟多活泼…… 这个“内向”的孩子就越符合“内向”这个标签,要躲起来。

而那个“活泼、外向”的孩子呢?本身挺自在的,听身边人七嘴八舌,还让那个看起来有点害怕的小朋友来看自己,那个小小的身板儿就立马立起来,憋着劲儿努力要“外向”。

孩子需要从自己对环境的观察、对身边人的观察,来不断形成着一些判断:关于“我是谁,我是个怎样的人”

“身边的人是怎样的”“我身处的周边的一切,是怎样的”

“我要在这里,成为这里的一部分,发挥我的能力,我可以怎么做”

而这所有的判断,需要给予他们时间、空间。

这么一来,就不难发现,是过度热情也好,贴标签也好,都是没有真正站到孩子的角度,我们都曾经是孩子,只是,已经长大了太久,忘了,做一个孩子,是怎样体会。

所以,好庆幸,我在做着这些事情,帮助如此多的家长,和我自己,蹲下身子,从一米以下的角度,来看看这个世界。

相关文章

  • 站在一米以下看世界

    b周末带了桐桐去试听英语课,过程中,脑子里不断蹦出来小米爸爸曾经在我们课堂里分享的那句,站在一米以下看世界。 不止...

  • 【站在角落看世界】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我站在白色的月光...

  • 站在山峰看世界

    今年30岁整了,长这么大父母老师都告诉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样才能考上好大学,有好的工作,然后呢??找...

  • 站在云端看世界

    机缘巧合下观看了电影《萨利机长》,导演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曾执导并饰演经典的《廊桥遗梦》),萨利机长是由汤姆·汉...

  • 站在楼台看世界

    住在楼房里久了,总是羡慕妻子娘家的大院,宽敞舒适,看的见蔬菜成长,闻得到桃杏芳香,以至于对高楼有了些许成见。 今日...

  • 一米高度看世界

    今天带着大儿子去参加了disc线下活动,因为没有人带他,就想着干脆跟我一起去熏陶熏陶把。可是你永远别想指望四五岁的...

  • 一米高度看世界

    1. 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分年龄大小。 2. 人的一生,每个年龄段看世界的视角不一样。从教育角度来讲,...

  • 站在巨人肩上看世界

    书名《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突出了全书的两个主题——文明间的冲突与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重建,意味着一...

  • 站在“巨人”肩上看世界

    站在巨人肩上看世界,世界将变得简单清晰、条理明确;自己闯世界,世界各处都是新奇的、迷糊不见底的。 如同每次谈到“读...

  • 站在21楼看世界

    这座多风的海滨城市,空气里永远弥漫着咸涩的气味,夏天酷热,冬天严寒,新建的速度赶不上衰败的速度。我站在第21楼,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站在一米以下看世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qw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