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上元佳节,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总能在热闹非凡的人群中,使本不相识的青年男女,一见钟情,缘定三生。
记得《大明宫词》里面,情窦初开的太平公主,第一次和意中人薛绍相遇,就是在上元佳节热闹的人群中。
没想到,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和爱人赵明诚爱情的种子,也是在同样的情景中生根萌芽的。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祖美在他的著作《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的悲喜人生》中也描述了这一细节。
1128年上溯三十年,李清照刚满16岁,那一年她刚到汴京,在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她在继母的带领下,和小弟以及侍女一起去相国寺游玩。
正在她神采飞扬,比比划划给侍女讲诗牌的含义时,忽然发现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竟痴迷的盯着自己看。只偷偷瞥了那人一眼,她就早已心如小鹿乱撞,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淡定和从容。
这就是大才女李清照和爱人赵明诚的初次相遇,他们当时虽然彼此不相识,却一见钟情。
当赵明诚终于确定,自己钟情的女子,正是好友李炯的堂妹李清照时,便迫不及待的找了个借口前去李清照家拜访。
恰好那一天,李清照刚刚荡完秋千,发型凌乱,汗水湿透了衣裳。猛然看见有客人来,她灵机一动,就藏在了门后。
但匆忙之间,竟丢了脚上的鞋子,掉了头上的金钗。
等她偷偷看清了客人的模样,难掩心中的喜悦之情,害羞的跑开了。
而她俏皮可爱的样子,一幕幕都落在了赵明诚眼里,越发惹得他心生爱慕。
后李清照又以锦囊的方式,辗转给赵明诚传诗两首,以表心意。
其中一首就是久负盛名的《如梦令》: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郎有情,妾有意,又是门当户对的两个未婚男女。经过双方父母认可,他们很快喜结连理。
事后,李清照还以此为素材写了一阕流芳百世的小令《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可惜,婚后一年,朝堂就发生了巨变,新皇登记,朝堂之上的官员,就是否支持王安石变法分为完全对立的两大派。
李清照之父李格非和赵明诚之父赵挺之也站在了彼此的对立面。李格非被诬陷为“奸党”,而赵挺之却被升为当朝宰相。
李清照作为李家的爱女,一时之间在婆家倍受冷眼,还好丈夫赵明诚一直对她爱护有加。
可世事难料,没想到几年后时局反转,赵民诚及其父亲又被贬值。李清照跟着丈夫去了青州隐居。在那里,他们一待就是十年。
这十年,也是李清照和赵明诚过得最快乐的十年。在那里,他们以书为伴,夫唱妇随。
可惜,天妒英才,赵明诚在47岁时,在去京城面见皇帝的路上,不幸染上了疟疾,撒手人寰,留下李清照自己。
李清照为了完成丈夫遗志(保护他们的收藏和编纂《金石录》),劳心费神,一病不起。
李清照的弟弟李迒,心急如焚,不知道姐姐是否能熬过那关。恰在此时,有个叫张汝舟的男子前来向李清照求婚。正直善良的李迒,误以为此人是他早有耳闻的朝中贤臣,就替姐姐答应了这门婚事。
后来,姐姐奇迹般地痊愈了,也天真的以为又遇到了一个懂她的人,可没想到,张汝舟只是一个不学无术,贪图便宜的小人。
他娶李清照的目的,其实是冲着她手里的那些文物。发现从李清照手上要不出他想要的文物,就露出了真面目,对着李清照拳打脚踢。
而当李清照发现了张汝舟的真面目后,惨遭家暴后,并没有哭哭啼啼,抱怨命运多舛,而是用实际行动,告诉张汝舟:我李清照,不是好惹的。
古人总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话在李清照身上表现的一览无余。她即便是自己坐牢,也要揭发李汝舟的买官行为,彻底和他做了一个了断。
当然,这些事,不是作者自己杜撰的。在书中,他多次引用了李清照的诗词,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一字一句的进行剖析。将李清照的一生的悲欢离合呈现在我们面前。
李清照性情豪爽,爱喝酒,喜搓麻,敢爱敢恨,嫉恶如仇。
前半生,家境殷实,生活优渥,她写的诗词大多读来也明快有趣。后半生国破家亡,颠沛流离,她的诗词也风格大变。
不仅有描写自己孤寂感受的,比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更有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的,比如“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去一抔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所以,不管你是想要了解李清照的诗词,还是想要探索她的悲喜人生,这本书都值得你细细品味,反复研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