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誦讀《論語》感悟(四)

誦讀《論語》感悟(四)

作者: 崇南書院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11:09 被阅读18次
    誦讀《論語》感悟(四)
    誦讀《論語》感悟(四)

    “孝”的问题解决个。什么叫做“弟”呢?

    “弟”就是兄弟姊妹的友爱。中国的五伦有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中四伦都讲得通,为什么加朋友一伦?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朋友在五伦的思想上也占一席,为什么呢?有时候许多话,许多心情和苦痛,上不可以对父母,下不可以对妻儿讲,只有找朋友讲,所以朋友为五伦之一。朋友是一种感情的结合,这是中国文化德特殊处,这个“弟”就包括了对兄弟、姊妹,一直到朋友,延伸到社会的友情。

    中国“齐家”的家,不是到教堂中一结婚就成了家的家,那是西方文化小家庭制度的家。过去的中国文化的大家庭制度,有宗族、祠堂、所谓五世同堂,聚族而居。大家庭固然有许多小毛病,但也有它的好处,像宗族的发展,即由此而起,这是孝道的精神。

    江西称“老表”由来是古时候战乱,江西人很多移民到湖南,许多年后,年轻的后代,还回到江西扫墓,而留在江西的后代子孙,以为是祖宗坟墓被她人误祭或者盗葬,次年先守候,两方相见,论起家族上代渊源,认出是表亲关系来,而称“老表”。这个“老表”就说明了宗法社会对血统、家族的重视。如以西方制度电气化的小家庭,来看我们“大家庭”的“齐家”岂不是大笑话?

    有子名有若,孔子的学生,字子有,少孔子四十三岁,孔子死后,学生们怀念孔子,因为有子的学问好,曾请他上课堂。所以孔门弟子编这一篇书时,立即提出有若的话,因为当时他等于一个助教,先由他讲。他说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看这个人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姊妹、朋友是否友爱。

    中国文化中的“感情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宗族的力量很大。所以由“友道”形成的这套结合,我名之为“特殊社会”,就是后世所讲的帮会。我国的帮会,从秦、 汉以来,唐 宋 元 明 清历代一直都有。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农民与知识分子一结合,就会发生变乱。

    这说法我不认同,我认为中国过去的农民最乖了。他们只要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少找麻烦,有口青菜豆腐吃就好了。

    大家要知道学问根本是什么呢?“君子务本”。文学好,知识渊博,那是枝节的,学问之道在自己做人根本上,人生的建立,内心的修养。所以“本立而道生”,学问的根本,在培养这个孝悌,孝悌不是教条。换句话,培养人性光辉的爱,“至爱”、“至情”的这一面,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说这个人是“人”分本。至于什么是“仁”下面有一专篇。

    “仁”是孔子做学问的最高目的。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现在话说 会吹 会盖。孔子说有些人很会盖,讲仁讲义比任何人讲的头头是道,但是却不脚踏实地。

    令色:太多上好像很仁义,但是假的。

    鲜矣仁:很少真能做到“仁”这个学问的境界,因为那是假的。

    所以知道了自己的缺点和大家缺点,待人时候,不一定看到表面化的“巧言令色”。

    —————摘录于南怀瑾著述《论语别裁》

    誦讀《論語》感悟(四) 誦讀《論語》感悟(四) 誦讀《論語》感悟(四) 誦讀《論語》感悟(四) 誦讀《論語》感悟(四) 誦讀《論語》感悟(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誦讀《論語》感悟(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rp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