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論語》感悟(六)

作者: 崇南書院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11:27 被阅读37次
誦讀《論語》感悟(六) 誦讀《論語》感悟(六)

《论语》

学而第一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新,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是领导的导,就是孔子也交我们领导之德、领导的修养,以领导千乘之国。

国 研究中国文化便要注意,看到秦汉以前古书里的“国”字,很多学者都容易产生很大的误解。比如老子曾经说“小国寡民”,讲老子的思想,就讲小国的政治,在民国初年,又有人将无政府主义和老子思想拉在一起。要知道秦汉以上,到汉朝初期的“国”字,不是现在的国家观念,那个时期的“国”字,“邦”字都是地方政治单位的名称。所谓“诸侯就国”,就是中央政府下一个命令,要这些地方官(诸侯)各自回自己的岗位去?那时地方单位有千乘之国、百乘之国。“千乘之国”用现在的观念比方总是不伦不类,还是不做比方的好。“乘”古代以战车、壮丁、田赋等合在一起计算的。汉、唐以来有很多考证注解,不必多说。换句话说领导一个大国家,或者领导一个单位,乃至领导地方的政治,要“敬事而信”,这是很难的。“敬事”是对一件事认真作为“敬事”,一项职务宁可不接受,既接受了就要认真去做,现在就有很多地方许多人不敬其事的。至于“而信”是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争取下面的“信”,如何得到“信”,就要敬其事,说的了话一定要兑现。如好的将领,身先士卒就是敬事,那么谁会受感动而信赖他。所以要“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节用是指经济政策的措施,对经济要能够节省,是经济原则。节用是什么呢?不是为我,而是为了“爱人”。

第三点“使民以时”,用人应该把握时间。这点“时”很重要。

在军事思想方面来讲,包括很大,所以《孙子兵法》讲时势篇,也有用势之道。对人在道德上要知道“时”,比如部下生重病,你不去慰问,反责备他不来上班,这就是不“爱人”,“使民以时”了。所以“使民以时”是用人要时间上恰到好处。这样部属都听你指挥,乃至全国老百姓自然跟你走。这是道德的修养,也是学问。

孔子教育门人做学问的道理,同时也是孔子当时针对社会人情的弊病而指点。

誦讀《論語》感悟(六) 誦讀《論語》感悟(六) 誦讀《論語》感悟(六) 誦讀《論語》感悟(六) 誦讀《論語》感悟(六) 誦讀《論語》感悟(六)

相关文章

  • 誦讀《論語》感悟(六)

    《论语》 学而第一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新,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是领导的导,就是孔子也交我们领导之德、...

  • 誦讀《論語》感悟(七)

    誦讀《論語》感悟(六) 《论语》 〔学而第一〕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为学文。

  • 誦讀《論語》感悟(五)

    《论语》 学而第一 曾子日: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儿不信乎? 传不习乎? 曾子为孔子的学生,名...

  • 誦讀《論語》感悟(二)

    真正為學問而學問,“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該做的就做,不該做的殺頭也不幹,所謂“仁之所至,義所當然”的事,犧牲自...

  • 誦讀《論語》感悟(四)

    “孝”的问题解决个。什么叫做“弟”呢? “弟”就是兄弟姊妹的友爱。中国的五伦有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

  • 誦讀《論語》感悟(三)

    論語 學而第一 有子曰: “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

  • “致良知”之所悟

    我接觸儒家文化,是先從《論語》開始的,繼而讀完四書《大學》《中庸》《孟子》,到此完成四書的學習(誦讀百遍以上)。到...

  • 欲罷不能

    今晚聽一堂《論語》課,雖然早先已聽程子說:“頤自十七八讀論語,當時已曉文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也屢屢讀論語...

  • 超级行动力课(作業一)

    英語:大量的語音輸入(磨耳朵,4hour/天,持續3個月)+跟讀到能背誦+一定的語法知識+大量的閱讀+用英語交流 ...

  • 金剛書院20180502豪亮晚課第47天共修分享

    1.今日事今日畢,迴向給自己,建立對自己的信任感。為自己點贊。 《論語》鄉黨篇開始誦讀。 2.繼續種欣賞他人肯定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誦讀《論語》感悟(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mv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