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同事谈话中间,我说这么长时间没见到老冯来了,同事向上指了指说老冯前几个月已经爬烟筒走了。我不由得追问,怎么就不在了呢?同事说自己也不清楚,听他亲戚说,老冯感觉自己不舒服,就去医院检查,当时被查出来肝上有毛病,医生根据结果怀疑是肝癌,让他去做进一步化验。
这个老冯去做检查的时候,看到排队的人多,一生气就走了。家里人劝他去做检查,他眼一瞪,对着家里人吼道“检啥球查,医院里人那么多,我才没有工夫在那等类,医生xxx都是唬人的,我能吃能喝的会有啥病”。家里一向是他说了算,他这一吼,吓的也没人敢劝他了。
后来这几个月,老冯天天找人喝酒,就在走的前一天,自己还怼了一斤多白酒。他这也是在用酒精麻痹自己,听到这些,我不禁感到诧然,头脑中忽然浮现老冯那爽朗的笑声。
老冯是我们的供货商,给我的印象是豪爽能喝酒,来到我们单位,不管是对谁,他都是笑呵呵的。没有事的时候,常常到这里跟我们凑凑场一起打打牌,他一般都是输的多。打完牌一般我们都会找个饭馆搓一顿,谁赢谁请客,有他在的时候,他都会拿几瓶差不多的酒,然后偷偷的先把账给结了。
这样一来二去的大家也都比较熟络,大家对他的印象都不错,有时候他送货耽误点时间导致大伙儿加班,伙伴们也不会抱怨。"人嘛,都是感情动物,大家挣钱都不容易,公家不能让个人吃亏",这是老冯的口头禅,也是他的人生经。
在对公算帐的时候,他是分角必争,在与人吃饭的时候,什么时候都是结帐最快的。说他有毛病吧,毛病还真不少,说他仗义吧,谁家有个红白喜事的,只要他听说,一定会去送上个礼包。他说自己生来就是交朋友的。
与老冯闲扯,他说自己从小就是他认识书,书不识他,早早的就辍学了,喜欢看水浒传,对那些英雄好汉羡慕不已。在自己家附近是出了名的狠角色,还是一个热心肠,谁家庭里有什么摆不平的事,都会去找他主持个公道。只要他一去,先对着小辈一顿臭骂,然后再问老人有什么诉求。
他认为,做人首先得孝敬父母,家庭有矛盾,很大一部分是做子女的没有尽到孝道。这么做虽然有点极端,他也有自己的逻辑,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孝顺父母的人,不管在外面再忙,只要家里老人给他打一个电话说有事找他,老冯都会把事放下,先回到家里看老人有什么事。
他也是一个外粗内细的人,对自己的子女教育很舍得投入,总是说自己吃了没有知识的亏,要不然凭着自己的水平,少数也得混个一官半职。老冯的人生经是他那一代人留下来的,近六十岁的他,吃过缺衣少食的苦,捡过煤壶,扒过火车,当过倒爷。
用他的话说,吃过苦,受过罪,风光过,也潇洒过,这一辈子值了,最大的愿望是把子女培养成才。他下海经商比较早,对人情世故看的很透,也常常说自己是活一天赚一天。听到他不在的消息,又听到他得病以后的行为,可以看到,老冯对自己的病症是知道的。
根据老冯平时的言行举止来看,他是有一本自己的帐,为了不让家庭背上沉重的债务,他主动放弃了治疗。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病意味着将要花费巨大的花销,钱花玩也不一定能治好自己的病,与其那样,不如破罐子破摔下去。从他后来的加剧酒的摄入,就可以看到这是在用酒精帮助自己快速的走向毁灭,这个秘密应该只保留在他自己的内心。
老冯已经走了,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在面对重大变故的时候该如何抉择?在平安的时候是否应该为自己多储备一些能量,这些能量包括身体健康的储存,知识的储备,财富的储备。只有储备的足够充实,才不至于像老冯这样的人那样,在变故到来之时,选择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接受,而是有能力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去寻找破解之法。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结果。选择权永远都有,就看你如何去把握自己的选择权,人生犹如南柯一梦,但愿有能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在醒来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是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