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有两个治世,一个是西汉的“文景之治”,一个是东汉的“明章之治”。
治世,主要的共同点就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人民的生活安康繁盛,安居乐业,国家一派祥和,四海升平。
这些君王,大都政治清明,勤于政事,能够体恤农民,没有荒淫好色,没有骄奢淫逸。
西汉和东汉,还有两个极为相似,牵连甚广,死了有上万人之多的大案。而且,牵涉的人,基本都是被冤枉的。
一个是西汉汉武帝时的“巫蛊之祸”,一个是东汉汉明帝时的“楚王刘英谋反案”。
汉武帝的巫蛊之祸,缘起于一个可疑男子闯进宫中,被汉武帝发现并疑惑其别用用心。随后,在宫中道路的地面下,挖掘出了诅咒汉武帝早死的巫蛊。由此拉开了浩大的“巫蛊之祸”序幕。
汉武帝命他的宠臣江充查办此事,江充本是一个小人。经他一查,发现了丞相的儿子公孙敬声,和公主私通的事情。结果丞相一家被灭族。公主也被牵连下狱。
汉武帝成了惊弓之鸟,便找来许多巫师和道士进宫做法事驱邪。江充利用这个机会,构陷太子私自埋设小木人,诅咒汉武帝早死。汉武帝此时心神大乱,本来年事已高的他,就听信了江充的谎言。下令江充逮捕太子。
太子得知消息后,起兵反抗江充,打算擒拿了他后,再向武帝亲自谢罪解释。谁知道,太子一起兵反抗,立马就被传言成了太子造反。
这下事情就变了性质。开弓没有回头箭,太子刘据骑虎难下,现在他必须去搏一把。结果刘据兵败。他的手下就建议他,先逃亡保命,然后再找机会给武帝解释。
刘据最后逃到了乡村的一户农家。汉武帝知道后,怒火冲天。震怒不已的他,下令杀了所有和太子相关的人。这一下,血流成河,因此而被杀的有一万多人。
事后,不少大臣为太子上言鸣冤,汉武帝也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有了后悔之心。便下诏召太子回宫。只是这诏书太晚了,到太子那里时,他已经被官兵所杀。
汉武帝那叫痛心疾首,悔不当初。于是,又杀了这批追捕太子的人。前前后后,巫蛊之祸,死了几万人。这是汉武帝晚年最大的一桩惨案。
楚王刘英谋反案,是汉明帝时,一个牵扯极广的大冤案。
刘英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三个儿子,和汉明帝刘庄是兄弟。他的谋反,源自一份“天书”,即图谶。想当年,他的父亲刘秀,正是利用这一方式,最终走上了九五之尊。说白了,这就是一种预言,其中预示楚王刘英当作皇帝。
也因此,刘英跃跃欲试,厉兵秣马,私底下开始准备军队。消息灵通的汉明帝知道后,派人去侦察。结果发现传说中的消息,都是真的。当即把楚王刘英下了狱。
在搜查刘英府邸时,搜到了一个名册,上面全是刘英亲手写的参与造反人员。实际上,这个名册,是刘英为了记录那些对他有恩的人,日后回报他们的名单。
汉明帝却把名册上的人,全都下了狱。于是,一场席卷全国的大狱兴起,上万人因此丧了命。
最后,还是汉明帝的妻子马皇后,给他吹了不少枕边风,才使得汉明帝从中醒悟。这场惨案,还在汉明帝及时收手,没有达到汉武帝巫蛊之祸那种惨烈的程度。
实际上,这些都是由于统治者的专权,及统治者的糊涂,造成的人间惨剧。而在两千年后,同样的一片大地上,发生的另一场闹剧,和这何等的相像。
正所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这个世界,总在治世乱世之间交替,似乎过了百年的平安幸福生活,就要来一场浩劫,清洗下世上的混浊。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只期望在混乱的时代,手握权柄的当权者,不要只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而不管不管天下黎民百姓。
多为天下百姓思考些。毕竟,这天下苍生,才是真正的天下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