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在接受采访时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对小说家来说,最为重要的资质是什么?”他总结了三点:才华、集中力和耐力。
第一,才华。
才华没什么好讲的。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才华这东西就算有,也是微乎其微的。但有一点其实就已经可以起步了。
要知道,天底下汽车那么多,不是每一辆汽车都是攒够了油才出发的。
用一点点才华起步,一边消耗,一边补充,可能最后还是消耗得只剩一点点,但由于常换常新,最初的一那点才华也会脱胎换骨,大放异彩,至少不会终生蒙尘,混混不见天光。
在起步之后,具体走得好不好,能走多远,取决于集中力和耐力。
第二,集中力。
集中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过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要想认真写点东西,就必须要摒除干扰,全力以赴。无论是构思、写作还是修改,一旦被外界干扰,就很可能整段垮掉。
所以,职业作家都会有自己的书房,专门用来读书写作。村上春树就是每天早晨集中工作三四个小时,在这段时间,他会坐在书桌前,将全部意识都倾注在写的东西上,不考虑其他的任何东西。就像他说的那样:
哪怕拥有横溢的才华,哪怕脑子里充满奇思妙想,假如牙痛得厉害,哪位作家也恐怕什么东西都写不出来,因为他的集中力受阻于剧烈的疼痛。
我写东西的时候最烦别人打扰,一般会关上房门,叮嘱室友:非十万火急不得闯入!
本来才华不够,灵感不多,好不容易有满脑子的想法要流注笔端,随便来个人说句话给打断了,那种懊恼程度堪比已经吃到嘴里的美味突然被人强行扣了出来。
另外还要对抗自己无意识的干扰,比如写着写着有个东西不是十分确定,想要查一下。这个时候就要警惕了,很可能退出写作页面后,短时间内就回不来了。
所以,能不退出写作页面就不退出,要查的东西可以做个标记回头查。如果这个东西不查清楚会耽误接下来的写作,也要规定自己在几分钟内查完回来,不能随手看个微信,回个消息,更不能不小心点开抖音。
第三,耐力。
耐力这一项打败了多少人。在这个全民浮躁的时代,谁能长久坚持做一件事,那基本上就没有失败的。
现在各个平台的创作机制也都在鼓励坚持,强调耐心。
比如简书,坚持一段时间日更之后,会有人找上门来,邀请你参加活动,或者直接跟你约稿。
比如今日头条,坚持更新推荐就会慢慢多起来,一旦断更,这个号就差不多废了。
比如微信公众号,多更新才能多被看到,才会被用户刷到最上面的“长读的订阅号”里,更新了就有个小红点,一旦断更,就会消失在茫茫订阅号中,再想出头就难了。
正如著名作家雷蒙德·钱德勒所说:
哪怕没有东西可写,我每天也肯定在书桌前坐上好几个小时,独自一人集中精力。
如果真心想写出点什么东西,不管是单纯地记录生活,还是想赚点零花钱,或者想以此为事业,都需要有这样的耐力。
哪怕没什么可写的呢,就打开写作页面发会儿呆都行。
比如我,昨天写了篇两千多字的文章,今天浑身上下有种很强的被掏空的疲惫感,本来打算什么都不写了,但是打开写作页面看着一闪一闪的光标,突然就想写点什么,所以就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如果看到这里的你今天还没有写点什么,不妨现在去打开写作页面,随便写点什么吧。
也许有惊喜等着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