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有人辞官归故里,
有人星夜赶科场。
少年不知愁滋味,
老来方知行路难。
释义:
意思是,有人辞官归故里是因为看清了社会黑暗,愤然辞官,返回自然,
而有人漏夜赶科场说明了他对功名的急切渴望,与前面的行为形成对比。
年轻的时候不懂得世间有什么事情值得烦恼忧愁,
等到了老年才知道人生路上有太多的坎坷,要走过这一条人生路又有太多的艰难。
说明了人们对于功名利禄的不同看法。
扩展资料:
吴敬梓(1701—1754年12月11日[1]),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
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滁州全椒县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
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
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延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
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