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小白学习笔记
【复盘】还有四个月毕业,我才找到实习

【复盘】还有四个月毕业,我才找到实习

作者: Sensi黄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22:38 被阅读6次
    Time: 2019/03/09

    在毕业前夕才临时抱佛脚找了产品实习,如今入职小米人工智能部产品实习岗已经一周整,有了些心得体会,在此略作总结。

    应届毕业生:实习困境

    我是申博失败后才进入到应届生求职大军的。众所皆知,春招岗位远没有秋招来得多。遍寻各种职业,对于文科背景、不愿做纯事务性工作、偏爱技术、喜欢挑战的我而言,产品经理是我最心仪的选择。但我此前忙于实验没有任何对口经验,而产品是个重视实习经验甚至大于学历的职业,且对于我自己来说,没有切身体验过也很难确认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岗位。无奈之下,才踩着毕业前的尾巴厚着脸皮到处找产品的实习。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想要找到心仪的实习还是相对困难的。我投了近十个岗位,只有一个着急用人的岗位当天就回复了我,剩下的都石沉大海。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应届毕业生同时面临着找工作和毕业论文的压力,稳定性是比较难以保障的,所以很多实习招聘会首先筛掉应届毕业生,尤其是无法提供转正机会的岗,公司会一方面担心实习生的稳定性难以保证,会提高用工成本,另一方面也担心实习生抱了转正的期待来,最后失望而归。

    所幸虽然中途几经波折,最后还是顺利入了小米人工智能部的产品经理实习岗,可以说是我最心仪的岗位了,这其中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正好碰到急用人,且招聘方愿意不拘一格地用人),当然,国内top2的学校背景和面试表现也无疑为我加了分。

    毕业前的实习:我想得到什么?

    从功利的角度来说,我需要一份漂亮的产品实习经历来增加春招成功的筹码,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更重要的是,我需要从这份工作中收获对于产品这一岗位的感性认识软硬技能

    1. 感性认识

    之前也看过一些产品方面的书籍,但实习让我跳出纸面的描述,直面产品工作的日常,让我知道:

    • 自己是否真正喜欢这个岗位?
    • 喜欢或讨厌它的哪些方面?
    • 之前对这一岗位存在哪些想当然的误解?
    • 这一工作的哪些方面我比较擅长?
    • 哪些方面尚且需要进一步锻炼和提高?
    • ……

    产品岗位近些年越来越火爆,曾经的“条条大路通码农”到了现在已经变为了“条条大路通产品”。毕竟相对程序员在编程语言方面的硬技能要求,产品岗的入门门槛要低得多。一方面,产品经理且这一岗位在中国兴起不过是近二十年的事,对于它的具体职责和需要的能力,大部分企业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另一方面,产品所需的“软实力”远远超过“硬技能”,沟通解决能力、对用户、市场和行业趋势的把握、创新能力等等“软实力”才是更为重要的,但这些能力在招人时却难以量化考核,导致无论文理工商专业出身,只要有点子,似乎当真是“人人都可为产品经理”。更何况这岗位一入职就是“经理”级别,相比事务型工作和纯技术型工作,它的职级和薪酬,无疑是比较吸引人的。

    但越是面对大家趋之若鹜的“大热门”,越要保持理性和谨慎。特别是随着近些年的发展,互联网的泡沫随着这次“寒冬”而破裂了许多,产品岗位也渐渐趋于成熟,走向细分,门槛也是在逐渐提高的。想要入行之前必须有详细的调查,最好能有切身体会的机会,实习就是个非常好的低成本试错机会。

    每个工作都有它的优劣之处,站在围墙之外的时候,太容易只看到它的高光面,再加以想当然的脑补,把它想象得过于美好,要实际做了,不仅了解了它有竞争力的薪酬、年轻化的工作环境,也看到出bug时的扯皮和责任分割,看到找不到创新点的焦虑、需求难以推进的困境、各方面不能充分配合时的艰难。

    正面反面都看过,再来考量是否真的要入行。

    2. 快速掌握必要的软硬技能

    与此同时,实习也让我在真正的产品工作中收获这一岗位必要的软、硬技能,如:

    • 加深对(某一领域)产品的认识;
    • 学习做竞品分析;
    • 学习看真实数据;
    • 学习写需求文档;
    • 学习与各方面人员沟通,推动需求的实现。
    • ……

    首先,在实际工作中有专人指导,进步速度是远超自己纸上谈兵的。更何况,很多必要的学习条件是自学难以实现的。

    比如竞品分析,如果是app还好,如果目标是智能家居,难道要自费把市面上的相关产品都买一遍?土豪就算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学习成本还是太高了。但在公司中,这个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再比如,在公司中,你能够看到真实的用户数据,以及每一个决策带来的效果。诚然,很多时候我们能通过一些专业的数据源网站和迂回曲折的方式来拿到或推测出一定的数据,但很多产品的真实数据可以说是各公司财富的一部分,是外人难以接触到的信息。实习可以提供很好的机会,且运气好的话也能真实地看到自己参与的某一个决策在用户中真实的反应。这是自学难以达到的。

    写竞品分析文档、需求文档、画流程图等等硬性技能,虽然是可以自己练习的,但有经验丰富的leader指导,往往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进步速度要快的多。(当然,能否遇到一位有能力又愿意指导你的leader也是一个运气问题,一般来说越好的企业遇到牛人的比例越高。)更不用说联合各方面来推进需求的实现,这更是只有在真实的职场中才能实现的。

    其他感受

    1. 不同职业间的相通性:学术vs产品

    不管是做学术还是到企业去做产品、做项目,需要的核心技能是有一定重叠的,如:

    • 对行业前沿的把握(信息搜集能力)
    • 资源整合能力
    • 创新能力
    • 沟通表达能力
    • ……

    所以无论最终选择了什么职业,最终的重点还是要锤炼自身的这些核心能力。

    2. 不同职业间的差异性:学术vs产品

    不过学术和企业工作之间,也确实是有不可忽视的差异性。

    工作与生活

    做学术是自由职业的一种。一方面,它需要较强的自制力来做好时间管理;另一方面,它的工作和生活之间几乎是没有界限的,时常卡住许久苦思冥想也没有进展,衣食坐卧都要念着,时不时会在洗澡、如厕、做梦的时候突然迸发灵感。

    相比之下,除非是创意型的工作,如设计等,或自己做高层管理的工作,大部分的普通白领基本上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虽然不时会加班),生活比较容易被动地规律起来,且可以在下班之后放下工作,享受个人生活。

    个人与团队

    很多时候,做学术是一项孤独的工作,对于冷门方向或非常前沿的方向而言尤其如此。做学术的人面临的往往是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探寻的是全人类未知的答案,有时完全没有可以参照、可以寻求帮助的方向,如有团队能够商榷还好,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自己和自己较劲的时候多。

    在企业中则不然,尤其是大型企业,每一个产品的出现往往都是团队协作的结果。虽然沟通协作的成本在增加,有时会对效率产生反作用,但也更容易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火花。正所谓“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吧。”

    职业待遇

    做学问大多是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事业单位虽然基本工资没有很多企业高,但很多隐性福利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是在一二线的大城市。高校往往附带附属学校,可以解决教职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相当于为员工节省出了一套学区房的钱。另一方面,做学术的自由职业属性,也让学术人员的时间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可以错峰出游,或陪伴家人。但随着高校改革,年轻教师往往面临“非升即走”的政策(即在五到六年内必须有多少核心文章、多少著作、多少项目才能转正,否则走人)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企业的工作方式、工作强度和薪酬福利会因公司、岗位的不同而差异巨大。一般来说,大公司的产品岗位薪资待遇是优于事业单位的。但相对的,稳定性也比较差,尤其是在“寒冬”时刻,还是在平均年龄普遍偏年轻化的互联网行业,眼见着裁员大潮汹涌而来,给人带来的压力和焦虑是比体制内或事业单位要更大的。

    如何取舍,端看各人所求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复盘】还有四个月毕业,我才找到实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cy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