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俗称“七眼泉”,泉水清甜可口。小时候,泉水还不止七眼,有十三眼之多,远近闻名。所以一些同县的人一问我:“你是哪个村的?”我刚一说,他便会说:“哦,就是那个七眼泉吧。”因此,有些人没有记住我的家乡的名字,倒记住了七眼泉。家乡在附近小有名气,不仅是因为清凉的泉水,还因为家乡的庙会在陇州地区颇负盛名,吸引了十里八村的父老乡亲前来焚香祈福。
每年开春二三月和农历六七月是农村庙会最多的时节。我的家乡每年农历二月和七月过庙会,一个庙会叫华佗爷会,另一个庙会叫娘娘爷会。人们总爱在神灵的名字里加一个“爷”字,以示对神的恭敬。特别是华佗爷会,据说,他老人家能妙手回春。所以,附近的老百姓都来向华佗祈福的。首先向神灵华佗烧香跪拜,然后向神说明得病情况,再在签桶里摇上几根签,上面各有三四种草药,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剂中药。效果相当灵验的,我想这也许应了心诚则灵那句话吧。加之,千陇南线从村子中穿过,连县城里的人和凤翔、宝鸡等地方的人也都来朝拜。来这里做生意的也多,从衣服鞋帽到各种农具,如:笼、簸箕、木锨、把杖、肉墩等,再到面皮、豆花、粽子、油糕、麻花等,各种小吃一应俱全,村子里就像县城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大会一样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庙会在农村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是农民向神灵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求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幸福的一种祈福活动,也是农民辛苦劳作一年 庙会在农村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是农民向神灵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求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幸福的一种祈福活动,也是农民辛苦劳作一年,庄稼丰收后的狂欢节。这个时候,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要走出家门,到村子里的集市上转悠。在外地打工的人,这个时候,有的也从远处赶回来,分别时间长了,大家见了面互相侃一侃,或者约上好友一起去家里呀、饭店呀,吃饭、喝酒,简直跟过年差不多。在神庙周围的路上,人们从这头转到那头,又从那头转到这头, 看看各个摊点上卖的都是啥。一般在农村,来卖东西的拿的物品都比城里的质量次一点,但价钱非常便宜,就连衣服一件也不过二三十块钱。农村人图个高兴,明知东西质量不咋地,但价钱确实便宜,所以也就不在乎什么了,看上了就随便买上一件。至于豆花、面皮、粽子,那是一定要吃的,不然就算没过会一样。村子的庙会到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如今,很多城里人不是逛商场就是逛超市,还有这些年兴起来的老街,古镇。但比起家乡庙会时的热闹、朴素来,真的是再也找不到了。
自然,一些善男信女要到神庙上去烧香敬神的,那情形,别提有多虔诚了。记得小时候,正热播电视剧《封神榜》,电视机又少,全村人就看一台电视 自然,一些善男信女要到神庙上去烧香敬神的,那情形别提有多虔诚了。记得小时候,正热播电视剧《封神榜》,电视机又少,全村人就看一台电视,每天天没黑就早早的到村委会院子里抢占地方,唯恐到时候没地方了看不上电视剧。有一天,庙会里的人买了一套《封神榜》DVD的碟片,让大家好好的过把瘾,在神庙里成天没日没夜的播放着。什么武王伐纣、姜子牙封神,那如梦如幻的故事给烟雾缭绕的庙会平添了几分神圣与祥瑞。
每逢庙会,亲戚朋友都要互相来往,走亲戚,访朋友,村子里,人们一见面就开口问:“今儿屋里的亲戚多么?”谁家的亲戚越多,朋友越多,就证明在村子里的威信好,人缘好!“嗨,今儿亲戚多的把屋里憋破了!”,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止不住挂着微笑,掩饰不住内心无限的自豪。要是哪一年麦子丰收了,或者村子里接上自来水了,或者村小学盖了教学楼了,每逢过会就要唱大戏,请县剧团来。于是,村民们还要提前一周时间叫亲戚来看戏。什么娘家人、舅家人、七大姑、八大姨的,必须请到,不能漏掉哪一家,不然人家就会说你失礼。到了晌午,开饭了,炕上,脚地,院子里,大人小孩围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臊子面,凉菜,喝着啤酒,那吸溜、吸溜的声音让人垂涎欲滴,回味无穷。
这一天,人们早早的起床,都要打扮一新,再忙都要放下手头的活儿,到村子里集市上去溜达溜达,趁趁热闹,拉拉家常;到庙会上去烧香、拜佛, 这一天,人们早早的起床,都要打扮一新,再忙都要放下手头的活儿,到村子里集市上去溜达溜达,趁趁热闹,拉拉家常;到庙会上去烧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人们不管怎样,这天都要上布施的,钱多了多上,少了少上,多则几十块,上百块,少则一两块。有的人还把自家院子里的葡萄,苹果,鸭梨摘上满满一袋子供奉给神灵,以感谢神灵的护佑。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完会,庙会里的人背个蛇皮袋子,把过会时人们拿来敬奉神灵的白馒头(当时叫“富强粉”馍馍),挨家挨户串门子,平均分给大家,这可乐坏了我们这些小孩子,抢着要馒头吃,分馒头的人说:“别急,人人有份!”领到白馒头,一个脏手印就印在了馍馍上,大家也顾不上这些,一口咬下去一大截,心里美滋滋的。
家乡的庙会,在时代的变迁中已渐去渐远,但每逢家乡的庙会,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故乡,想起过去,因为我的身体里永远流淌着七眼泉的水……
会林2019年处暑时节写于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