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五
换位思考,换个角度讲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特定的观点,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有的时候是两个或者三个,我们只关注一个)。聆听一个故事,就是短暂地间接与描述者分享他的视角。同一个故事,如果视角不同,意思也会完全不同。
以《三只小猪》的故事为例,无论是让有稻草房子的猪、有木头房子的猪还是有石块房子的猪,又或者是狼来讲,都是一个不同的故事(道格李普曼在他的书《增强你讲故事的能力》里指出了这一点)。
理论上说,如果你从有稻草屋的猪的角度,给狼讲了一个足够好的故事,狼就会理解这只猪是怎么想的,知道从这间稻草盖的房子里能看到什么。如果这个故事并不比填饱肚子更有价值,无论如何,狼还是会“吹倒它的房子”。如果故事比填饱肚子更有价值──比如说这只猪的妈妈和狼的妈妈是一起在博伊西长大的(我扯得有点远,是吧)──狼就可能会被影响到,让住在稻草屋里的小猪多活上一段时间。
叙述的过程,其实是叙述者和倾听者选择并交流一个特定观点的过程。当你想让人们去“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一个故事就可以将他们从一个视角带到另一个视角。开阔听众的视野,给他们一个新的看问题的角度,就可以改变他们的想法。
一个财务经理可能只会看到,由于回访客户增多,相关费用水涨船高。对于一个销售经理来说,一个好的故事可以拓宽财务经理的视野,从而让他赞成这些花费。
一旦财务经理“看到”一次回访挽救了大量的订单──嗯,这就带来了不一样的效果,不是吗?
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会引起截然不同的行动。故事就是这样,让别人穿上你的鞋子出门走一遭,可能会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人们大多数的行为都是下意识的。如果你问他为何要做某事,他们会给你一个好的理由,一个听起来很理性的理由,却与真正的原因毫无关系。原因在于,人们通常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决定,更不要说做决定的原因了。
我们之所以那么做,原因很简单,我们从来都是这么做的。或许很久以前,有人告诉过我们要这么做,也可能是某一个瞬间,我们认定了这么做是“正确”的,长此以往,我们便跟着感觉走了。一旦养成了习惯很少再回头反思。一个好的故事,可以促使我们审视无意识的选择,检验那些未经检验的思考。
「I,重述知识」
1、梳理拆页内容,整理出讲故事的角度有哪几类,并继续头脑风暴,将类别补充到5类以上。
同大家分享一个自我认知与成长的案例吧
背景:你自己或者身边有这样的朋友,辛苦读了N年书毕业后在一家不大不小的企业上班,每天朝九晚五的忙碌着,可能有的加班更甚,偶尔会发呆想这样的生活就是自己想过的生活吗?目前的自己还能有什么样的发展呢?
(1)从过去-回想视角来看:努力读书考上一个名牌大学,再上一个研究生,进入一家大企业。啊~这就是幸福的生活啊,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再也不用每天按时上课写作业了,可以快点长大自己想买什么买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梦想?先考上大学再说,然后就匆忙进入了工作状态。
(2)从自我-当下短视角来看: 每天按点上下班,完成工作至上,其他的跟自己无关。太遥远的事情不想想,梦想早已忘却了,每天能有饭吃,下班宅着打打游戏刷个剧,周末约个朋友逛街吃饭看电影就可以。周而复始,对未来,不知道。
(3)从自我-当下长视角来看:我们每天有24小时,除去8小时法定上班时间、8小时睡眠时间,还有8小时是自我掌控时间。每天至少1/3的时间是用于工作,它不仅仅是一份领薪水的活儿,换个角度想,我是在通过锻炼塑造自己的技能点,同时还被支付了“薪酬”,我所做的不单单是一份销售推广工作,我所要锻炼的是“演讲与沟通的能力”、将恰当的产品推广给适合的人,让大家生活更美好的一份事业。工作来去,我所塑造的核心是“我”,而不是应付工作本身。
(4)从父母视角来看:孩子每天上下班这么累,在大城市打拼太不容易了,赚多赚少是其次,希望能健健康康快乐就好。能按时吃口家里的饭菜、每天别加班太晚能早点回来聊两句天就心满意足啦。
(5)从未来视角来看:假设在人去世时,通往彼岸世界的道路上会播放自己这一辈子的记录MV,包含那些最幸福的瞬间、最难忘的瞬间、最想对自己说的话。我们发现:7-23岁 每天上下学,24-55岁每天上下班,一样的两点一线,只是换了个形式和地点。
对你最重要的那个角色是什么? 是孩子?是父母?是员工?是朋友?
不,都不是。
是我自己。
一个人应该活的是自己,希望自己每天都能提醒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6068283/321fd2340fb98d3a.png)
2、说说你过去讲故事的角度常常是哪一类,为什么?
「A1,激活经验」
挑选一个你从来不曾尝试过的角度,改编前几天任意写的一个故事。完成后,说说你的感受。
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今生越走越远。作为子女,我们这一辈子该怎么报答父母?是赚更多钱还是?
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小顾同一个小伙子谈恋爱后想要结婚,但她的父亲却百般反对阻挠反对,甚至找了很多理由比如家境一般以后生活会吃苦、属相不合、距离太远了不可以等等。经过半年多的“斗争”后,小顾还是很固执的领证了,没有得到父亲的祝福,甚至从前亲密无间的父女中间似乎隔着一座大山,再也没有亲密的对话了。
小顾认为是自己小两口赚钱太少了,离得父母那么远也不能好好陪伴,便想着能赚更多的钱给父母养老。结果工作不断地加量,不断地出差和加班,却换来了身体上的不舒服和病痛。小顾的父亲跑来看她,对她说:你看你看,我说让你找个家境好的你就不用这么辛苦这么拼了,结果现在自己身体坏了。这一次她和父亲聊了很久很久,才发现,父亲想要的不是她嫁的多么好,只是他小时候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食不果腹的日子,想让她有一个好的经济基础,就可以少操劳一些也可以更幸福。
父母想要的从来不是你能给她们什么,只是想要你能多回家看看,只想要你平平安安而已。从来不需要等万事俱备,你的快乐和幸福取决于当下你的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6068283/3b998749cebe4ec6.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