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他残害亲生儿子,后人却称他为“义士”

他残害亲生儿子,后人却称他为“义士”

作者: 猖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6-29 22:12 被阅读6次

    春秋时期,晋国屠岸贾欲灭赵氏家族。时赵家有个门客叫程婴,他为了救下赵氏最后的血脉,便与好友公孙杵臼商量,将自己刚出生的儿子与赵氏孤儿掉包,代替他去死。并花了十五年将赵氏孤儿抚养成人,帮助他报了父仇。大仇得报后,程婴因愧对曾为“救孤任务”殉难的好友公孙杵臼,不愿苟活于世选择了自刎。人们便将他与公孙杵臼合葬一墓,名为“二义冢”。

    可能有人不解,如此大费周章地“坑儿子”、“害队友”,最后把自己也整挂了,这样的人还能得到世人的赞颂?我看他们脑子都有……

    这个故事若放在今天作“忠义”的教材让人学习相信广大群众是嘘声一片。故事里的程婴虽然重恩重义,却将其他人生命置之不顾,还将自己的亲生骨肉送入虎口,与我们的道德标准有相违背。

    不过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古代的中国是一个封建国家,那时人们的生命确实因阶级地位的不同而有贵贱之分;而当时的礼仪制度又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生活在这样思想潮流下的程婴,作为赵家的门客,道理上应该要为主人服务。在赵家遭受灭门之灾时,选择为赵家保留最后的血脉,他日重兴赵氏,就是对赵家最好的报答,是非常明智的。他便想出了这“李代桃僵”之计,让自己的孩儿代替恩主的孤儿遇难。当然,他更愿意选择拿别人家小孩代替,可能源于当时巧合下的无奈。而复仇计划成功后,他耻存于世,自刎相陪已殉难的兄弟,证明了他也并非贪生怕死。从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不就是一种“舍身取义”的精神?立他们的坟墓为“二义冢”,自然名副其实。

    不过,虽然程婴在人们嘴里被称为“义士”,但他的做法显然不能被提倡。毕竟不能为了取义就可以对亲人“伤天害理”。于是作为春秋时晋国“忠义”的化身——程婴,他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就值得后人继续讨论了。

相关文章

  • 他残害亲生儿子,后人却称他为“义士”

    春秋时期,晋国屠岸贾欲灭赵氏家族。时赵家有个门客叫程婴,他为了救下赵氏最后的血脉,便与好友公孙杵臼商量,将自己...

  • 上帝之子

    他从其他星球而来。 耶稣正是来自那个星球,因为耶稣,所以他称自己为上帝。 他是耶稣的后人,所以人们叫他上帝之子。 ...

  • 陪伴营·隋唐五代||开元盛世(1)13/25

    李隆基二十七岁即位,因他死后的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后人称他为唐明皇。玄宗是他的庙号,所以史书上称他为“唐...

  • 185、释智称

    释智称,俗姓裴,本河东闻喜人。他是北魏冀州刺史裴徽的后人,从他的祖父那辈起,便为避难而迁徙寓居在京口。智称年幼时就...

  • 变法改革的商鞅(上)

    1 公孙鞅,后人更多称他为商鞅,是卫国宗族后代,擅长法家刑名之学。 他在魏国国相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很了解他的雄...

  • 一场长达十二年的告别

    事隔经年, 他让他儿子称她为姨妈 他的儿子和她最亲近 她去看望他的儿子 他张罗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招待 在做菜的过程中...

  • 因为这名和太监通奸的朝鲜女子,数千名宫女被凌迟处死

    朱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大明的第三位皇帝,后人也称他为永乐大帝。朱棣的皇位虽然来得不怎么光彩,...

  • 愚公精神之我见

    愚公移山大家都知道吧,他难道没有真正的名字吗?大家为什么称他为愚公,难道他真的愚吗? 其实愚公并不是真的愚,后人称...

  • 倾诉

    当我们 称他为“主”, 但只希望 他为我们做事, 而不是 我们为他做什么; 我们称他为“上帝”, 但只希望 他在需...

  • 父亲生日那天,他却去了天堂

    文/一枚老僧 从小在父母的庇佑下长大,大学毕业以后,他就来到了上海这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这十年来,灯红酒绿的城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残害亲生儿子,后人却称他为“义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jz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