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我曾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总是落后于时代,以至于作为一名70后,错失了改革开放后的各种机遇。
当中国的市场经济已日趋成熟,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提高,普通人也可以成为“万元户”——而“万元户”在我童年时曾经那么稀罕,堪比现在的富豪。这时,我才发现金钱原来在人生中这么重要,许多同龄人都已经功成名就,即使不是富翁、富婆,物质生活却也相当宽裕。
2010年到2012年之间,我一度陷入人生中前所未有的迷惘,感受到无尽的压抑,找不到出口可以释放。在迷茫中,我主动辞去了当初好不容易找到的在省城一所民办大学执教的工作,倚仗着自己仅五千元的存款和老公有固定收入(只能保障温饱),在家闲了大半年,重新摸索新的人生方向。
2012年夏天,机缘巧合,朋友飞介绍我去一个私人教育机构做暑期辅导小学生作文的工作;后来,我又进入了女儿所在的幼儿园从事小学生课业辅导工作;再后来,我自己办过小学生托管小饭桌,同时辅导小学生课业。因此曾经有人对我说:“研究生去辅导小学生,你这是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我并不这样认为。当真正近距离接触到新一代的孩子们时,才会发现如今的孩子与自己印象中和想象中的孩子大不一样,如何教育孩子真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从此,我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对自己女儿的成长多了份关注,多了份用心。
在我的小学生课业辅导班办得还算成功,好口碑已树立的情况下,我却选择了退出。之后,我陆续收到过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邀约,但我还是放弃了一次又一次的工作机会,在最缺钱的时期反而不去挣钱了。许多人感到奇怪,觉得我有钱不挣,简直是不务正业。而我明白,除了自己嗓子不好的原因和照顾女儿的需要之外,我的当务之急是寻找到那个可以活得踏实、舒心的真实自我——尽管,这对于名利为重的世人来说,实在太虚幻,但对于我来说却极其重要,关乎自己活下去的内驱动力问题。
喜欢追求精神充实的我不可能在女儿上学后的时间段内完全闲着,而我既不喜欢串门又不爱到处跑,闲暇时间最爱一个人待着。在老友岩一句“你该写东西了”的提醒下,我记起了年轻时自己曾有写作爱好,于是决定通过写作来寻找新的人生出口。不久,我向纸质报刊的投稿就有了结果,陆续有文章发表。这无疑带给我继续书写的勇气。
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是:时时想超越妈妈的我女儿受我写作热情的感染,二年级时就开始主动进行创作,之后有绘画和作文在报刊上发表出来。继给自己开通博客后,我又给在上小学的女儿开通了博客,令人惊喜的是,她的作品自2016年起已有几篇被推荐到新浪博客少儿组首页。
就这样,我迈过不惑之年以后的人生出口找到了:与女儿一起成长的同时,自由自在地写写东西。后来因为发现自己在齐鲁晚报论坛上用“思思雨”注册的账号上的文章点击率相对高,有些单篇文章的点击量已达五六万,甚至二三十万,所以我对于自己的写作有了底气。在2017年春天,我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然后在夏天又注册了多个网络平台用以发布自己的文章。没想到,在2018年夏天,我还成为了美篇的签约作者。
有时候,迷惘就是开启新生活的前奏。回顾我近年的人生路,真是一步赶一步,一环扣一环,宛如一道清晰的因果链。如今的我不再试图从物质层面追赶别人,既然自己缺乏商业头脑,追赶别人那么吃力,索性偷个懒不去追赶。人生有限,不如去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去过自己最喜欢的生活。有人说只要解决了温饱就可以悠然望南山,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如今,我生活的地方就在山脚下不说,还可以每天尽情望南山,与南山相看两不厌。
我现在的生活,因低成本、低消费而变得宁静、简单。只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就能过这样的生活——这两点,对于我来说都不困难。从小我就习惯了独处,并且一直过着相对清贫的生活。
感谢网络时代,让我过着清心寡欲的“坐家”生活的同时,并不会与社会现实脱节。我想,或许有一天,“坐家”可以成为一个正儿八经的名词而非让人怀疑是“作家”的别字。我理解的“坐家”与“宅人”不同,“坐家”是在拥有独立时间和独立空间的情况下,坐在家里忙自己所热爱的事情的人,所忙之事既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又能为社会传播正能量。那样的话,我就成了“坐家”词条的原创首发者——多么自恋的想法!
天长日久,我才发现自己已经由被动转为主动,在有意识地疏离商品社会中盛行的消费主义后,也就自动屏蔽了拜金主义和物欲膨胀所能导致的种种危机。原来,人生在世,还可以有一种人生态度叫疏离消费主义!
商品社会就像一架庞大的机器,每个人都会成为其中一个齿轮,这个机器的运行规则就是促使每个人不停地挣钱,不停地花钱,再去不停地挣钱,再去不停地花钱……如此循环往复,普通大众永远没有觉得钱有挣够的时候。因为,总有更富的人在你上头,你总是不够富裕;总有那么多的产品在升级换代,房子和车买了还要再换更好的。诸如此类。为挣钱而忙,为花钱而碌,人们忙忙碌碌,一辈子很快就会过去。
我不喜欢这样被动的人生。尽管我无法摆脱商品社会的束缚,但我可以自己给自己松绑,在降低欲求的前提下,让生命以独有的节奏自由运转,而非机械化运行。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疏离消费主义。
无独有偶。从电视上,在网络中,我发现自己并非个案。在现代社会中,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许多人比我走得更早、更远:有人做起了“现代隐士”,直接隐居于荒山野地;有人提前退休,跑到喜欢的地方过起了“慢生活”;有人回归田园,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清静自然……既然自然界本就丰富多彩,那么人们完全可以活得各有风采,不必一窝蜂去挤在商品社会的链条上运转。
或许,我现在的选择,终于不再属于后知后觉。
对于中国人来说,积极入世和超然出世的思想一直存在。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既没有积极入世的机遇,又没有超然出世的洒脱,只能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主动把握自己的生活,因此,最适宜的人生态度就莫过于对商品社会的“疏离”了。
疏离不是逃离,不是隔绝,而是对于现有的社会生活,既身在其中又隔了一段距离,既有所参与但又保持着自身的独立。
记住哦:当你在尘世中走累了的时候,还可以选择另一种人生态度,那就是疏离商品社会;还可以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远离消费主义!
高英写于2017年3月6日,2018年12月14日下午略作修改,本文原题目《有一种人生态度叫“疏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