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里,当我读完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的《山河袈裟》这本散文集的时候,内心涌动的一股激流,让我感恩于我现在的生活,它故事中的一个个主人公的苦难、悲剧,使我不觉陷入他们的哀伤里,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使我陷入痛苦和这些真实的悲情故事里面,其中《一个母亲》中的那位母亲最令我为之感动和心碎,进而是心疼。
一对孤儿寡母,特别是一对各自身患重病的孤儿寡母在这样冷漠无情的偏远小镇,这位母亲为了能让患有严重的精神病的儿子,病情得到缓解,能让他们母子活下去,并付得起儿子治病的费用,她不惜一切代价,为之努力,她忍受着自己的巨大的胸痛,她甚至连自己的自尊和人性的底线都不顾了,只是为了要救儿子,文章开篇是一句:"每一天都是艰难的一天",这是针对这对母子来说的,数十年如一日,儿子大多数时候是不清醒,他不认识他的母亲,他甚至拿刀来砍他的母亲,可是这位母亲却依然坚持要给儿子喂药喂饭。这样的母亲是伟大的,但她悲剧啊!始终处于社会的冰点地带,没有得到温暖和社会的关爱,惟一庆幸的是,她被文中的作者作记录,却最终是死了。
文中有一个情节是最令我们读者感到痛心疾首的,那就是当这位母亲把家里惟一的命根子一一牛,卖掉之后,她想换回些钱带儿子去看病,然而半年后,牛却又回来了,她善良啊!又把牛送还给卖主,来回的山路,她病弱的身子,不停地喘息,命运却常常捉弄人,接下来的却是更加悲惨的是,她带着儿子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肯收留他儿子的中医小诊所,尽管医好儿子病的可能有一点点希望,她就坚持,她总是充满希望,这间私人中医诊所,收留她那疯儿子的真相便是:只要她还送钱过来,他们就永远不会停止给他的儿子配药。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真相,惟独她不知道,她的善良,母爱的伟大,已经让她完全失去了理智。
以至于为了能继续挣到钱,她终于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一个会拉二胡的年轻的瞎子,可偏偏就是这位年轻的瞎子,脑子不好使,无依无靠,正好这位母亲扮成他的母亲拉着他去县城买艺,瞎子能拉一手漂亮的二胡,她就带着他每天坐半个小时的火车去县城里学校、集市人多的地方卖艺,这样总算能够讨到第二天她们的活命钱。
可是"天真是有绝人之路啊!"好端端的这样一对假扮母子,可以救这位母亲之疾苦,却不幸降临了,一位母亲带着三个儿子把她们拦截了,她自称是这位瞎子的母亲,瞎子脑子不好使,没有反抗,就这样跟他们去了,可这位母亲不死心,上前去劝阻,却被那个母亲一脚踹在长条椅边上,她疼痛着捂着胸口站起来,她哭不出来,命运如此悲催,她不哭,她抓紧时间去找那位抢走她生命稻草的那户人家,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胸口疼痛越来越加剧,但她不管这些,她拼命的努力找,渴了,喝口雨水,累了,想喘口气,可是她又担心她的儿子是否醒过来,又奔走于追寻儿子,手里拎着一篮鸡蛋,她想送给抢走她"饭碗"那户人家,一步步走,又回头,她想给他们下跪,求她们把鸡蛋收下,把她的"饭碗"给她。她最后把鸡蛋放在那户人家的门口,奔向儿子。
可是他错过了儿子清醒的时间,她赶到的时候,疯癫的儿子拿把刀把她的脸砍了一刀,她捂着满脸的血,又奔向那户人家,外面下着大雨,她不顾了,又奔向那户人家,那户人家没有领受她那一篮鸡蛋,却把鸡蛋全部扔在院墙角底下,它们一个个都碎了,那户人家的儿子骑着摩托车把她带回她镇子外的家,但她却仍然苦苦哀求着,把瞎子给她,挣到钱了,她的疯儿子再吃上几粒药就好了,可是她的哀求无人听,她在无数次颠簸中再度爬起,想去争取一丝丝希望,找回自己的生命稻草。最终却倒下,死去了。
这位母亲是一位爱孩子到了极点的母亲,只是命运太会开玩笑了,她的儿子疯了十多年,明明是没有希望治好,但她从未放弃,她其实没有错,错在她是生活在一个过度冷漠的人群里面,人们没有关心她爱护她,尤其是那对抢了她的救命稻草的那户人家,她们的无情和残酷加速了这一个母亲的悲惨命运,这位母亲是伟大的,她无论是在自己身体虚弱和儿子患精神病的情况下,她依然坚持善良和对人性和生活充满希望。
写到这里,这一个母亲身上的光环,正闪闪发光的照耀着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