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金戈铁马的记忆(二)

金戈铁马的记忆(二)

作者: 曲赣江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22:57 被阅读87次

              金戈铁马的记忆(二)

                          曲赣江

                              1

        烟云流逝的岁月,许多往事静矗如连绵起伏的大别山脉,无声胜有声。

        九十年代初,青春美仑美奂的韶华时光,常于不经意间写些小文,而后被迷迷糊糊的编辑采用,欣喜的是到了来年又被收入了结集。“单身最喜相聚,豪情而来,逸致而去,无论春光华美还是秋语喁喁,或慷慨陈词,或抑郁嗟叹,兴致所至无所不言。”之类的语句常常跳跃奔突在行文中,青春激扬,单身如梦。

        师父是老三届,总是能先我一步发现报刋中镶嵌的一块豆腐块,每每欣喜有加,凡此种种,必是买上半只卤鸭一只卤猪蹄,让我大快朵颐,以资鼓励。最后一激动,让我代师授徒,教小四。我自己尚是一瓶醋不满,上下晃荡,又怎能误人子弟?好在小四机灵,学习跟师父,聊天找我,人前人后师兄叫个不停,躲无可躲。

        小四小我五岁,瘦小。那一年,许多省级单位都接收了一批新人,全部来自青海金银滩草原。各单位准予这些新人每年高温季节两个月的休假,名为适应期。小四从广阔的草原来到促狭的城市,感到茫然,更多时候,和我聊藏獒,说藏獒的忠诚与魁伟。

        月余后的某天,小四请吃饭,说了,代师授徒,也名为师兄,终究还是师父,拜师酒还是必须喝的。单身无忧,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推脱无果,请示师父后,我登临拜访了小四家。

        不曾想,这一去,演变成后来的经常去,直至我不堪病痛折磨时,避往一隅小城。

                                2

        小四姓朱,随父姓。

        朱叔很瘦,坐在小马扎上,其瘦若虬曲苍劲的松树,有着经历霜浸雪染、波澜不惊的沉静气息。朱婶不同,絮絮叨叨的话语,有着对我这个小字辈到来的欢喜。

        朱叔家有一点很奇特,没有高背大椅,清一色三十公分左右的小木凳。九十年代初的三室一厅,因为还有三个儿子没有婚娶另住,依然显现得几分挤迫,并不宽敞,但洁净。老大已经婚娶另住了,这一晚特地赶回家,陪我这个代师授徒的师兄喝上一杯。

        一如老辈见到年轻人,两杯酒落肚,朱叔开始了例行询问。竟然巧了,朱叔也是河南南阳人。故乡,让氛围立刻变得浓郁、热烈起来。

        “出来后回去过吗?”朱叔眼神里有着热切。

        “没有,家中老人跟着部队走,我跟着走,再没有回去过。”几分惶然,却是如实相告。

          “我也很久没回去了。”朱叔怅然,"还是早年间回去接你婶完婚,这些年回去的次数就那几次。"

        低矮的餐桌上,气氛冷滞了一下。一箩馒头,三两碟荤腥、两碟凉菜,那一刻寂寞下来。

        “窝头还吃的习惯吗?”朱叔称馒头为窝头,老家的习惯。

        “习惯!就好这口!”朱叔闻言顿时开心了。

这一刻我们彼此找到了远在异乡的归属感。后来的交流也多了起来,尤其是闻知老一辈都是军旅出身,朱叔更高兴了,话匣子打开了。

                              3

        后来的日子,朱叔给我看过一本相册,和一本纪念册。发黄的老照片,承载着流逝的岁月。纪念册却是全新的。

        “小四说你是读书人。我就亏在没文化上。”朱叔如是说。这让我羞惭,因为我没有读书人的含蓄,更多时血液里嘶吼着万马齐谙的奔腾激越。

        一张发黄的、有些斑驳的合影,吸引了我的目光。照片上戴眼镜的人似曾相识,这不是……?

        “是刘邓首长。”朱叔读懂了我的疑惑,肯定的答复到,“那时,我是首长的通讯员。”

1947年,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穿越中原时,朱叔参加了部队,因为机灵、勇敢,后来成了刘邓首长的通讯员。

        朱叔从此离开了故乡,随着部队转战。到了五十年代中期,为了打破美苏核讹诈,一纸命令,这支部队开进了青海金银滩,投入到极其保密的建设中了,音讯杳无。又过了几年,六十年代中期,当第一颗原子弹的磨菇云,在新疆罗布泊升起的时候,这个单位才引起世人关注。这就是青海221厂,我国的第一个核基地,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都出自这里。

那一本精美的纪念册,就是221厂的建设、奉献的缩影。当国务院、军委决定撤销221厂时,所有付出了青春热血的老人们都潸然落泪,惟有的纪念只有这本纪念册,按照统一部署,离开了生活战斗了大半生的金银滩,分散在全国各地。

        "还有一个纪念品。"朱叔捋起衣袖,红点斑斑,这是放射性皮肤疾病的典型症状。

我喜欢听老人们讲述往事,却从未想到经历近代史大事件的人就在身边。

        岁月峥嵘,当我们生活在和平环境时,可曾忘了一代又一代前人默默地付出与奉献?从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隅居小城后,我再没见过朱叔,遥祝老人健康!

相关文章

  • 金戈铁马的记忆(二)

    金戈铁马的记忆(二) 曲赣江 1 ...

  • 金戈铁马的记忆(三)

    金戈铁马的记忆(三) 曲赣江 1 夜深的时...

  • 金戈铁马的记忆(一)

    金戈铁马的记忆(一) 曲赣江 这个初冬,原本已有着薄凉的...

  • 金戈铁马:辛弃疾(二)

    五、归隐田园 淳熙七年(1180年),四十一岁的辛弃疾再次任知隆兴(今江西南昌)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建园林式...

  • 宋词里的金戈铁马(二)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 金戈铁马 仗剑天涯(二)

    我从未想过,而立之年,孑然一身。最起码,六岁的时候想不到这问题。 那时只恐慌两件事。一是,假如我要死了怎么办?二是...

  • 金戈铁马

    金叶芝红花满溢, 戈沙半壁烈风炎。 铁骑征战山河在, 马促巢湖笃缔潺。 注:仄起,中华新韵

  • 金戈铁马

    金戈铁马,用不习惯毛笔,只能这样了,勉强能看。哈哈哈。 字写的不好,别介意

  • 金戈铁马

    暮年老人望霞烟, 轻威嘴角勾回忆, 执戬战沙场,妻儿在身旁, 老母在后方。 岂敢弃戬躲一方。 他日走过醉生楼, 与...

  • 金戈铁马

    原谅我一生放纵爱自由莫名喜欢这样一句话来生长成一棵树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遥想岳飞当年气吞万里如虎,也难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戈铁马的记忆(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pt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