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群⽼好⼈。
他们⾮常关怀他⼈,恨不得掏⼼掏肺的对别⼈好。
他们可能会吃饭的时候总是抢先付钱,可能⻅朋友时总是早早的到,可能总是主动找他⼈沟通交流⼀⽅。
但是结果可能反⽽引起别⼈的反感,这时候,他们或许会觉得疑惑,甚⾄是埋怨。
他们觉得⾃⼰这么关⼼对⽅,为何反⽽得不到友善回应?
但可能的原因是过多的善意给他⼈带来的不是好感,反⽽是压⼒。
01 回馈倾向
因为⼈们⼼中有⼀种回馈倾向,当别的⼈对⾃⼰好的时候,⾃⼰也要去回馈对⽅。
韩信的故事就是很典型的例⼦,他始终不忘当时漂⺟的⼀饭之恩,⽮志回馈,并且厚报之。
这在我们⽣活中也是⾮常常⻅的现象,当别⼈对我们好的时候,我们也对别人好。
当别⼈对我们报以微笑,我们也微笑示之;
当别⼈帮我们倒杯⽔时,我们也会回倒去;
当别⼈请我们吃饭时候,我们也会回请饭。
然后,你们会说,这还不好,这不是礼尚往来嘛?
02 过犹不及
但是啊,凡事都有个度的,如果过了,犹不及。
我有⼀个很好的朋友,认识近⼗六年。
他以前上研究⽣期间,那时候我刚好⼯作。
所以我当时说:因为你现在还没有⼯作,所以以后吃饭还是我来买单,等你毕业后我们再说。
后来我还就真得有这么⼀段时间就这么⼲的,⼀直在付钱买单。
当然,他其实是⼀直拒绝的,但是呢,我基本上就偷偷买了。
像借⼝上个厕所之类的,然后就把单结掉了。
有⼀次,他忽然间很本能的和我说:你这样让我很有压⼒。
我⽅才如梦初醒,原来我⼀直以为的善意其实只是压⼒⽽已。
03 亏欠感
因为⼈们有回馈倾向,所以如果没有回馈别⼈的话,就会觉得⾃⼰是⽋了别⼈的。
这种亏⽋感,其实会带来压⼒的。
⼈们没有去回馈可能是因为能⼒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意愿的原因。
像鲍叔⽛和管仲之间的关系就是⼀种能⼒不⾜的表现。
鲍叔⽛早期基本上⼀直单⽅⾯周济管仲,但管仲因为家境贫寒问题,很少同等回馈。
这是能⼒不足的表现。
⼈同此⼼,⼼同此理,管仲⼜如何没有亏⽋感呢?
然后还有另外⼀种,就是⼈们没有回馈意愿。
像我的朋友⼩陈,曾经有个⼥⽣很喜欢她。经常主动找他沟通或者出来⻅⾯,这个时候如果是礼尚往来的话,她也应该经常主动找对⽅沟通交流。
但是,他不是很喜欢这个⼥⽣,因此⼼中其实是不愿意的。这样的结果就是:
如果他为了回馈⽽去联系那个⼥⽣,其实他⾃⼰⼼⾥不舒服,觉得被绑架,有压⼒;
如果他依着⾃⼰性⼦不联系那个⼥⽣,他⼜会觉得有所亏⽋,也会觉得有压⼒。
所以说:他就觉得有点⾥外不是⼈!
因此,过多的善意有时候真的是压⼒。
04 公平的善意
过度的善意其实并非是善意,而是没有考虑对方需求情况下强加的意愿。
当然这个度如何把握,还是要具体看不同的关系啦!
或许彼此亲近些,相互欣赏喜欢的,可以善意多⼀些。
当然,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所表达善意基本上应该是公平的,至少不能比较悬殊,这样相互都没有明显的亏欠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