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再武断的历史爱好者,应该也不会说出,张骞之前,中原与西域乃至中亚毫无关联的言论。
毕竟为击败匈奴,汉武帝派遣张骞凿空西域的历史事件,虽然发生在汉朝,但在《山海经》中,已经有对于西域的介绍;而《穆天子传》也有周穆王与西王母交往的记述,以及商朝武丁之墓中出土的和田玉,这些都证明了中原与西域,自夏商周以来,便有密切的交往。
只不过这种交往,在张骞之前,更多的应当是以经济为目的,民间自发、自觉的行动,本书(《汉匈四百年》)则把两汉期间,中原与西域由民间接触,到加入以政治为目的的官方往来,进而版图统一的史实,娓娓道来。
行进在通过西域、中亚,进而远赴西方的陆路之上,从单纯的商队发展为了军队和民众前后、使节与商队并行。匈奴独大的西北之地,变成了汉匈争霸,直至大汉一家。
摈弃了文帝、景帝的和亲政策,在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之下,卫青、李广、霍去病等将领奋起而战,让匈奴悲伤的唱起了:“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从河西四郡:武威、酒泉、张掖、敦煌直至西域的伊循、轮台、渠犁等处,西北大地之上,屯垦戍边的中原军民,比比皆是: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古今一致,西域,自此便已成为中华之国土。
而作为天可汗,中原王朝的继承者,儒家文化的捍卫者:唐灭突厥,清灭准噶尔,也不过是历史的重复罢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430675/cf7d213807166a6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