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我疗愈之路心理大学生活
这七个思维误区,很可能会毁掉你的快乐

这七个思维误区,很可能会毁掉你的快乐

作者: 王小青QING | 来源:发表于2017-04-05 19:50 被阅读367次
    图片来自网络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有一种错觉,抑郁症在慢慢变成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疾病。

    其实,据研究者估计,19%的成人患有心境障碍——主要以重度抑郁症及双向障碍为代表,20多岁是高发期,但晚年得病同样常见。其中女性得病的概率更大。可以说,抑郁是一种发作频繁且广泛存在的心境障碍。

    记得我当初被确诊为抑郁症时,医生说:“你就当成一场心理上的普通感冒好了。”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体验过抑郁的情绪,也会有一段情绪掉到最低谷的时间。但当这种情绪往极端方向走时,你正常的生活就会从此被打乱。

    因此,我们不能忽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最后掉入抑郁症的坑。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多好的事。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负面情绪,但毫无疑问的是,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对一个人的幸福和健康水平产生消极影响。

    所以,我们首先要先努力保持快乐,不让自己被过多的负面情绪长时间控制。这时候,弄清楚有什么思维误区容易让自己远离快乐成了关键。


    01.自我挫败式思维

    “我觉得自己做不到。”

    “我还不够资格。”

    “我没有信心能做好。”

    “我肯定会失败的。”

    这样的语句,是不是很常见?喜欢说这些话的人,一般都是有自我挫败式思维的人。

    曾经的我也是如此,不管做什么都觉得自己不行,哪怕成功了也认为仅仅是歪打正着的好运。那时候,我很痛苦,经常会问身边的人:“你是真的喜欢我吗?我这么不好,为什么你还愿意和我交朋友?”

    就连写作也是,在写完一篇别人看完后都说还不错的文章时,我其实不敢公开发出去修稿时也会想:怎么写得这么差?

    后来,我利用学校的心理资源,每周和心理老师进行一场谈话,平时有意识地进行主题阅读,慢慢地进行自我疗愈,一点一点地好起来了。

    自我挫败式思维,就是指个体消极否认自己的能力和着手做某事成功的可能性,在此假设前提下,个体或是干脆放弃行动努力,或是行动时畏首畏尾,致使行动不尽如人意或彻底失败,而这又反过来强化了他的自我假设。

    拥有自我挫败式思维的人,容易给自己制造消极情绪,时刻贬低和否认自己,从而导致自信心降低,产生自卑、恐惧等负面情绪。


    02.悲观假设式思维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假设:一个装有一半水的杯子,你会觉得它是半空的,还是半满的?你所给出的答案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你的性格是乐观还是悲观——你希望它是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

    相信我们都听过这个假设,也知道对于悲观的人来说,杯子往往是半空的。这说明,他们在待人处事中,常常喜欢做出消极的假设。

    有句话说,对一件事情怎么看,你会对它做出什么反应,不是情绪本身决定的,而是你的思维方式决定的。

    好事有多好,坏事有多坏,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比如同样是遇上堵车,乐观的人会觉得是这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事,那就先听个音乐吧,悲观的人会觉得自己好倒霉啊,浪费时间又烦,好想暴走……

    看,你开不开心,不是堵车决定的,是你怎么看待堵车这件事决定的。堵车本身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要看你根据具体情境后选择赋予它的意义是什么性质的。

    拥有悲观假设式思维的人,总喜欢把事情往糟糕的方面想,无论是多好的事,他总能找出茬来。这样的人,怎么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


    03.沉湎过去式思维

    人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自然也会有感到痛苦的时候。

    不同的是,有人会选择把痛苦作为过去时,不断修正错误,借此不断成长,完善为更好的自己。而有的人,总习惯于活在过去,对于未来毫无想法。可以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分不清过去和未来的人。

    时间的流逝是必然的,我们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但可以改变即将要发生的事。

    如歌德曾经说过的:“没有什么比今天更有价值。”

    拥有沉湎过去式思维的人,一旦犯错了,觉得痛苦了,那极有可能从此就被击倒了。更糟的是,他可能一直沉浸其中,越陷越深,最后见不到阳光。

    图片来自网络
    04.指责别人式思维

    著名心理学家萨提亚曾根据人在沟通中表现出的姿态划分出五种人格,其中有一种叫做“指责型人格”。

    这说的其实也就是有指责别人式思维的人,即不顾及他人感受,爱推卸责任。比如自己不快乐或不成功是因为原生家庭糟糕、人际关系消极、伴侣能力不足……

    有人说,我是刀子嘴豆腐心,就是习惯说说而已。抱歉,你说出什么话,实际上就是什么人。在你指责别人时,没有人能通过你那刀子般的话,看到所谓的豆腐心。

    这时,你俨然也把自己看成了受害者,通过指责别人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但你指责的对象往往不知道,甚至根本不在乎,这无异于让你觉得是对牛弹琴,带来的只是更深的痛苦无力感。

    拥有沉湎过去式思维的人,既对别人失望,对自己失望,更没办法去改变什么。只能日复一日地抱怨,像祥林嫂般,最后陷入绝望。


    05.习惯自责式思维

    不指责别人,有的人就容易走进自责的误区了。

    比如亲人去世,人们通常会产生这样一种幻想:如果我做了什么,亲人就可以不死了。

    这种幻想是无用的自责,更是一种幼稚的自恋,因为我们夸大了自己的力量,却忘记了决定死亡的力量是比我们更大。

    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的时候,你也总不是每次都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回首过去,当面临遗憾或伤害时,乐观的人们会放下包袱前行,悲观的人则会因为犯下的错、造成的伤害、错失的良机而自责,觉得当初如果自己不这样就好了,从而陷入深深的自我厌弃之中。

    我始终相信,每个人生命中发生的事情都是应该发生的,没有错过跟遗憾之说。任何事情发生了,你要做的都是去接受,而不是说早知道这样就好了,更不是因此而责怪自己。

    拥有习惯自责式思维的人,无法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能与自己很好地和解,也可能在未来的路上重蹈覆辙,再次加深自责感,导致恶性循环。


    06.消极比较式思维

    俗话说,人比人,比死人。

    我们总会习惯于与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进行比较,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如果你为此而产生嫉妒情绪,不好好努力,只会边比边觉得自己不如人,那就是消极比较了。

    研究发现,习惯性进行消极比较,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压力、焦虑和沮丧,并且做出自暴自弃的选择。

    得抑郁症的人,往往都有着自我评价过低,觉得自我没价值的特征。其中的很重要一点原因是,喜欢同他人进行消极比较。

    拥有消极比较式思维的人,倾向于将自己看作在某种程度上是没有能力、有缺陷的、毫无用处的,并相信无论哪里都是糟糕的。

    07.完美主义式思维

    比起其他思维,完美主义式思维看起来维似乎要好得多。有人可能会用略带炫耀的口吻说:“我的缺点就是太过完美主义”。

    你要知道,完美主义其实是内在焦虑的一种反映。完美主义者通常觉得再好也还不够好,认为犯错是个人缺陷的体现,认为无论怎么做都可以精益求精。

    约克大学心理学家Gordon Flett数十年来一直在研究完美主义,他说,“除了那些真正被完美主义困扰,以及被爱人的完美主义所困扰的人,大多数人很难理解完美主义的破坏力有多么大。”

    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完美主义者和自杀之间存在相当危险的相关性。尤其是,完美主义和抑郁症的组合,简直就是一把上了膛的枪。因为完美主义者们不会冲动做事,他们谨慎行事,善于计划。一旦一个完美主义者决心自杀,他的特质也会让自杀变得更容易成功。

    拥有完美主义式思维的人,很难正视自己,更谈不上喜欢自己。他们所关注的,通常是事情背离意愿所发展的那一面,情绪也容易因此而受到打击。

    以上的七种思维,可能每个人都会多少有一种或几种,但你千万不要发展为极端,更不要随便对号入座。

    重要的是,读完后的你能借此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更关注自己的内心。

    最后用一句话结尾:“相信自己应该做什么,你就会那样去做;告诉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那样的人。”

    共勉。

    你好,我是成长中的王小青,很高兴认识你。
    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请点个赞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七个思维误区,很可能会毁掉你的快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xx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