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个词,但它是两件事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你看,他老人家早就把“学”和“习”分开了。他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一件事,而是两件事。
可惜很多人,还觉得去听几堂课,写几个作业就是学习,甚至标榜自己学习有多努力云云。
其实,听课也好,做题目也罢,不过都是即时地“学”,而不是自我去“习”。
就算是写作课,课上听懂,课下完成老师的练笔作业,也并不代表练习了。而要不停地将技巧用到文章当中,去实践去总结。
真正的练习,必须是自发地反复地连续地“学”和“习”。
没错,“习”可不只是单纯温习所学内容,也不只是一味将所学进行实践练习。
“习”之一字,是行动的过程,也是内化的过程,更是学与习交织着熬煮的过程。熬好了,就闪闪发光。
我们学东西,并不是为了学而学,一定是为了解决某种问题或是困境而学。所以学的终点,应该是解决问题。
去操作,去施行,去融入生活,让所学产生价值,这才是学习该有的样子。
那些越学越迷茫,越学越焦虑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只是学得,却并没有去习得。
他们可能是优秀的工作人员,也可能是曾经的学霸,但只要不去实践,不去干,最后都成了学不会的人。
然后,他们会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却又不敢停下学习的脚步,生怕一打盹就输了人家一大截。
于是,他们继续掏钱付费,继续去学习。一年四季,终日奔波在各种学习班,看似很努力,实际很空虚。
学习,俨然成了一部分人掩盖焦虑的手段。可是,恰恰又是学习,让他们陷入了更深的焦虑之中。
于是,循环往复,不能自拔。
如果,我说如果,有一次学习,咱们尝试下好好学之后,再好好练习,持续练习,反复练习,结果可能真的会很不一样。
当一次学习的结果变了,你会发现,每一次学习的结果,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而自己,也会和以前不一样。
我们常常喊口号,要找到自我,更新自我。去哪找?怎么更?
无非,还是要从“学习”上找到突破口。这个口,就是把一件事变成两件事,然后重复干。
撕破学习的假象,靠近真实的胜利,就是自我的更新。
学习需坚持,坚持靠反馈
坚持的结果很美好,但我们却往往半途而废。这是不是你当下的困惑呢?
我的半辈子,做任何事也几乎都是虎头蛇尾,甚至戛然而止。直到我发现了坚持的秘诀。
我报过很多付费学习的班,学习过程自己很享受,学得结果也都还不错,但结班之后,就全部成了过去式了。并没有如我想象的那样,让我的生活发生改变。
后来我就开始思考:像我这样没有长性的人,如何才能找到一种使我不得不动起来的力量,而不是偶尔用心得了称赞就沾沾自喜,用那点可怜的,自以为是的优越感来掩盖不想持续坚持的懒惰。
很幸运,我找到了。
我观察到,那些在社群里的积极分子几乎很少有不优秀的,也很少有不往前走的。
为什么?因为他将自己的目标公开化了,简单讲,就是把自己放在了大众面前,行不行都必须行,大家伙都看着呢。
其实很多人一开始都这样,总觉得自己默默努力就好。但最后,默默努力往往是默默放弃。因为无人知晓自己的目标,放弃也并不觉得尴尬,下一次学习,就又会照常默默地、默默地。
默默的人,很多都不会惊艳,而是沉沦。
看透了这一点,我一个天生不善社交的人,在学习社群活跃起来。主动去承担事情,主动去赞美别人,主动去分享作业和心得。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我没想到过的善意和好人缘。
是主动,让我发现世界很美好。是美好,让我坚信主动很值得。这些都是很正向的反馈。
于是,我变成了更有动力的人。再后来,我变成了可以帮助别人的人。再再后来,我成了被人感谢的人。
这一步步走来,我感觉到了成长,也感觉到了喜悦。所以,学习的路我走得越来越从容,也越来越笃定。
坚持,从不可能变得可能了。追根究底,这跟我主动寻求反馈是分不开的。
也许会有人说,反馈有正也有负,如果有不好的反馈怎么办?
诚然,不好的反馈肯定会有,也会影响我们的心情打击我们的热情。但是,假如你一心向前,你就该有把负面变正面的心态和魄力。
如果有人朝你扔了一坨翔,你就当他是太激动了。同时你要告诉自己,未来一定要努力创造机会,争取让他默默吃回那坨翔。
学你该学的习,收你该收的反馈,拒绝继续把学习做成一场虚假的苦情戏,感动了别人,伤害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