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正能量充满人生」图片来自网络
民政局的工作很忙,尤其是在一些特别的日子,5.20、情人节、过年等等。
朋友所在的民政局开了几十年,期间装修过几次。圆形拱门透着浓浓的历史气息,主体建筑像小花园似的,环境很好,一眼看过去全是新人。
找到她不难,她在整个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中非常显眼,年轻有活力,蹦蹦跳跳的跑来跑去。我和她打了招呼,她让我先在周围自己逛逛。
暮色四合,她拿着包从大门走出来。走在大路上,我看着地上两个渐渐拉长的影子,忽觉四周回归平静,半晌无话。她笑了笑,「是不是太安静了?」我尴尬地说,「环境反转太快,有点不适应。」
太阳余晖透过树叶轻轻点点地落在她的发梢,她边蹦边走,「既然觉得无聊,就给你讲几个婚姻登记处的故事吧,反正路途遥远,时间又多。」
我欣然应允,我知道她有很多深刻的故事,关于婚姻、关于人生。她年纪轻轻,阅历不轻的样子,就像你也一定看不出来,她那么年轻有活力,却是个离异姑娘。
而很多婚姻里面的真相,也是她告诉我的。
01
「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这是她告诉我的第一个道理。
毕业后进入民政局,她很满意,毕竟工作环境好,每天也能够见证幸福的诞生,但她没想到,三个月不到的时间里,不但没办法维持对爱的幻想,还让她有点恐婚了。
她用一个数字吸引了我的注意,「60个人一起到民政局领证,那是我见过最夸张的场景。」
每天都有新人领证拍照,摄影师一手扶着自己的相机,一手应付身边新人亲戚们的指指点点,他们的意见无法统一。新人们大多数都是紧张到没办法展示什么表情的,都是憨憨的笑着。很多时候,雀跃的反倒是身边的亲朋好友。
她年纪小,人又很敏感,总结出一些奇怪的现象,「拍结婚照拿结婚证的时候,都是身边人起哄,新人们才会羞涩地亲吻。大部分时间就是轻轻亲一口,碰一下就马上分开看镜头。」
前辈们的解释是这样的,这些领证的新人们会有这样的举动,是因为不习惯,不习惯因为这一个小红本被拴在对方的裤腰带上。因此新人们的亲吻拥抱,更像是一种本能的对身边人强烈要求的反馈,说实话并不别扭。
她深以为然。
不过,这样的小插曲,并不足以让她对婚姻感到恐惧。「我对婚姻感到恐惧,是从目睹一对夫妇离婚开始的。」一般离婚不会有结婚那么大阵仗,很多时候来的都只是夫妇二人,但那一次她目睹的离婚,来了很多人。
她描绘当时的情境,「登记处的大堂里,这对夫妇的家属们吵闹不止。男生的妈妈拽着女生的妈妈大声怒骂,一方数落丈夫不顾家,另一方数落妻子不体贴。双方的父亲站在一旁沉默不语,亲戚们在一边不依不饶的吵骂着。直到这对夫妇默默地拿了离婚证,两边亲戚朋友还在对骂,那真的是连安保都头疼的场面。」
她渐渐感到,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婚姻居然不能只是两个人的事情。
「你看,她们结婚的时候,一大堆人掺和着,离婚的时候,也是一大堆人掺和着,偏偏结婚证上,只能是这两个人的样子。」
02
「拥有一场婚姻就像种一株植物」,这是她告诉我的第二个道理。
很奇怪的比喻,她的说法是「每一对情侣种下的种子都不一样」。这次她用了自己的故事做例子,一年前的她亲身示范,成为了一个原以为身在光明里,却没想到早就被脚镣拴在泥土中的牺牲品。
她和她前夫的相遇,缘起一场「意外」。那天负责送文件的小姐姐生病了,托她将整理好的资料送到别的部门,她敲开了楼上的门,遇见了坐在桌前温文尔雅的男人。
前夫符合她对未来伴侣的一切要求,长得好看,性格温和,最重要的是,她认为他也喜欢自己。他是个很爱干净的人,每次敲开前夫办公室的门,看到的都是让人舒服的整洁画面。他不会像别的男生一样找机会就摸摸她的头,这一点让她感到很安全。
有一次她不小心弄乱了前夫的办公桌,本以为他会生气,他却只是温暖一笑,连眉头都不皱。她忍不住想,「如果同在一个屋檐下,会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后来,两人顺理成章的在自家民政局办了结婚证。我问她,「那你的婚姻种下的是什么啊?」她说,「我种下了一棵树。」
「觉得自己的婚姻出现问题,是在拿结婚证的那天,双方父母笑的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可我前夫在那天却一直很温和,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没有那种新人眼里的不知所措,也没有流露的爱意。是的,一直都只是很平静,跟日常的每一天都没有区别。我当时只有一种感觉:他好像只是在完成一种任务,一种不需要爱我的任务。」
说着说着她笑了,她告诉我其实自己应该感到庆幸,毕竟在还没有举行婚礼的时候就发现了真相。在她拿到结婚证之后,发现一向做事严谨的丈夫居然将两个人的结婚证都放在了她的包里。
第二天,她跑去办公室找自己的丈夫,推开门看到丈夫和另外一个很年轻的男孩搂在一起,眼里是她从未见过的柔软。她仓皇关门,逃离了现场。后来才知道,前夫的办公室是那个男孩负责收拾的,每天都收拾。
她叹着气,「我的爱情像是一棵本茁壮生长的大树,往上越光明,越是将黑暗藏在地底。」
03
「很多人认为婚姻是火,其实婚姻是水」,这是她告诉我的第三个道理。
民政局里面有好几个小小的房间,叫做婚姻咨询室,专门给想离婚或者婚姻出现问题的夫妇使用的。
每当有夫妇想离婚,都会被劝进这个房间做咨询,认真考虑自己的婚姻问题。这几年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些小房间的使用频率也特别高,民政局的工作人员都挺希望这些小房间能发挥作用。
劝和不劝分,大家心思都一样。民政局待久了,她看人离婚看出了门道。在她看来,这些来民政局喊着要离婚的人,大多分为三个类型:
「离婚只是说说而已,事实上就是两个人的婚姻出现了一点点小毛病,两人都拉不下脸解决,需要找第三方调和一下。」
「两人真的是想离婚,来领离婚证纯粹就是来走个流程。」
「自己一个人来的,铁了心要离婚的。」
……
我问她这些要离婚的夫妇,大多是什么理由啊?
「一般来说,只是出现了点小毛病的夫妇,都是因为生活的琐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贫贱夫妻百事哀,婆媳纠纷生孩子,无非就是这些问题,很多时候劝说劝说又抱在一起重修于好。」
「两个人来走流程领离婚证的几率不高,这是属于最中间态的一层夫妇,一般都会是夫妇二人都学历很高、性格很好的一类,不太愿意说为什么要这样和平离婚,两个人坐在那各干各的事儿,你就会觉得这俩人结婚前后应该都不太恩爱,结婚比较像是交作业。」
「最后一种铁了心要离婚的,大部分都是女人,自己可怜兮兮地坐在咨询台填表格,问离婚的流程,甚至是找律师。她们中很多人都是被家暴的受害者或者是丈夫出轨的家庭主妇。不得不说,无论男女,自己一个人来说要离婚的大多数给我的感觉都挺弱势,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哪一方面都是。」
她最后来了个总结,告诉我那些骂骂咧咧进民政局的夫妇,一般调解成功的几率都会比较高,而淡定进门的或者形单影只的,他们的婚姻几乎没戏。
「很多人都觉得,婚姻应该是热情如火的、炽热猛烈的燃烧生命,两个人在这其中温暖地活着,但其实更多时候,婚姻却是将最初的火浇灭的水,平淡没有起伏,能够忍受住这样的安定平静,仍然牵着同一个人。对于某一些人来说,确是很累的。」
04
我听着她絮絮叨叨的讲着,关于婚姻的故事。
漫长的路途上,她仔细描述着「一对婆媳之间怎么薅着对方头发勇闯民政局」「夫妻在民政局吵架闹离婚的时候,儿子在一边打游戏」,还掰着手指头告诉我今天有多少对夫妇离婚了…
我笑话她,「你对婚姻怎么那么悲观啊?」她毫不退让,「见过鬼还不允许我怕黑?」走着走着太阳下山了,路灯都亮了,她突然又说,「其实婚姻也像是我们今天走的这条路。」
我能理解她的意思,有些人的婚姻停在了日暮的开端,趁着没有携手渡过难关之际便决定分道扬镳、天各一方,两个人大概种的是一生只开一次的花——龙舌兰,见识到了爱情的美丽,便戛然停止。
有的婚姻停在了日暮之际,毕竟黑暗将至,掩盖住了白日的美好,于是大吵一架愤然离席,两个人培育的是漫山遍野的罂粟花,充满着危险而且伤身伤心。
有的婚姻停在了日暮之后,天太暗了,夜太静了,全然没有白天的灵动与硝烟,两个人合力种出的或许是一株带刺的玫瑰花,唯有刺激在中间维持着。
但其实也有人,走过了太阳渐落的黄昏,走过了太阳落下的夜晚,走过了仅有黑暗的午夜,仍不放开对方的手。
于是乎就这样走过漫长的一夜,即使有过失去温度的时刻,也总有身旁的人可以取暖,并不孤单的迎接黎明,并不孤单的走完一生。
就像世间婚姻千百桩,有失败的婚姻,就意味着有成功的婚姻。
回想她告诉我的种种道理,其实都逃不开「事在人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可以是一株永不枯萎的常青树,可以是平静的湖水中央,带着不灭的火温暖着一个家庭的始终。
我问她,「长长久久一辈子的婚姻有没有什么秘诀?」她微微一笑,「带眼开始,带心走过。」我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
(我刚做公众号,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呀,Mua~ 不到2个月时间,公众号已经几千粉丝了,好开心啦啦啦,萌新们在哪里?一起交流呀,微信:fightingisthewa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