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诗经.蝃蝀》解读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诗经.蝃蝀》解读

作者: 水乡醉客 | 来源:发表于2018-05-05 13:17 被阅读0次

女性在婚姻中的被动状态是自古就有的,即使在没有受礼教压束的先秦时代也是如此。

先秦时期,是父权制最终战胜母权制时期,女子社会地位逐渐衰落时期。但毕竟这时期离远 古未远,遗风尚存,尤其反映在妇女在婚姻恋爱中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权。

《诗经.蝃蝀》中那个女人就是一个敢于选择婚姻自主的女人,尽管在她的身后有无数双奇怪的眼睛在盯着她,有无数张口在污染她,但是她却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追求婚姻自主的道路。

蝃蝀

先秦:佚名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译文

一条彩虹出东方,没人胆敢将它指。一个女子出嫁了,远离父母和兄弟。

朝虹出现在西方,整早都是濛濛雨。一个女子出嫁了,远离兄弟和父母。

这样一个恶女子啊,破坏婚姻好礼仪啊!太没贞信太无理啊!父母之命不知依啊!

写这首诗的人是站在卫道者的立场上的,他只是记录和描述了这样一个女人,这样一件事,而且还谴责了这个女人的行为,他并不认可这个女人的婚嫁行为,更没有为这个女人祝福。

先秦时期,是父权制最终战胜母权制时期,女子社会地位逐渐衰落时期。但毕竟这时期离远 古未远,遗风尚存,尤其反映在妇女在婚姻恋爱中有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如《周礼•媒氏》记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这说明周代人民在国定的仲春开放之月,恋爱结 婚是比较自由的。

《诗经》就有很多反映男女自由恋爱,女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诗。

《诗经•国 风•静女》 :静女其蛛,俟我于城隅。起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 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

这是一首男女约会的诗,反映出了处于 恋爱中的男女幸福甜蜜的心情。

从中我们也可知在这时期, 女子有一定的自由恋爱和选择配偶的权 利。

《诗经•国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 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

这是一首男女 互相赠答的定情诗。 诗中的少女大胆的向自己爱幕的男子表达自己的爱意, 只有还没有被礼教完全 束缚时期的妇女才可能如此如此热情坦诚的表达自己的爱意。

《诗经•国风•大车》 :“大车槛槛,毳 毛如菼, 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哼哼, 毳毛如璊。 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豰则异室, 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皦日”④这首诗中的女子则更大胆直白的向恋人表达了自己的坚贞的感情。

由此可见,“诗经”时代里,女子还是有一定的婚配选择权的。

然而婚姻自主已经随着男权主义的确立而成了西天的夕阳了,虽好看,但毕竟是黄昏了,礼教已经渗透到婚姻的方方面面。

《诗经•国风•将仲子》 “将仲 子兮!无窬我里,无折我树。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 无窬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感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我窬 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

诗中的女子是 深爱着自己的恋人,但由于父母和兄弟的反对和畏于人言,不得不拒绝他。

这是爱情和礼教的矛盾 冲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少女极度痛苦不安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当时婚姻不自由的现象。

西周是礼法形成时期,我国妇女在这时期开始受礼教的束缚从而逐渐失去社会地位,并被放 逐到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的最底层。受尽了压迫,而且随着封建礼教的不断深化完善,女人的地位便越来越低,在婚姻上的自我选择权就完全丧失了。

在这时期,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已完全处与从属地位,传宗接代 是其在家庭中的主要功能。

《诗经.蝃蝀》的女人就是生活在男权确立,礼教刚刚开始形成的时代,所以,一方面这个女人有时间与机会去自由恋爱,而另一方面她的远嫁由于不合礼教规范,所以被周围的人嘲笑。

但是不管怎么样,诗中的女人还是选择了远嫁,当然,这种远嫁的成本是相当大的。其一是,她将失去娘家的所有的亲人的支持,包括亲情。其二,她还必须承担巨大的婚姻风险,假如她遭遇一个负心男人,那么她将是没有归路的。其三,她的行为将受到周围的人的嘲笑和讽刺,她背弃的将是整个她熟悉的世界。

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我们的女主人依然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远嫁的道路。这里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毅力,而推动她勇敢地边上这条充满了危险的道路的就是对那个她所爱恋的男人的信任。爱情使一个弱女子敢于走自己的路,任别人说去。

相关文章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诗经.蝃蝀》解读

    女性在婚姻中的被动状态是自古就有的,即使在没有受礼教压束的先秦时代也是如此。 先秦时期,是父权制最终战胜母权制时期...

  • 《诗经》学习第51篇《鄘风 蝃蝀》(全)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51篇《鄘风 蝃蝀》 【原文阅读】 蝃蝀dìdòng在东,莫之敢指。 女子有...

  • 《诗经.蝃蝀(dì dōng)51》 彩虹,爱情与婚姻的象征

    《诗经.国风·鄘风》蝃蝀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朝隮(jī)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

  • 私奔,从来不是通向婚姻的正确途径

    夜读诗经,读到《蝃蝀》这首时,不由为诗中的女子捏了把汗。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

  • 051 诗经 国风·鄘风·蝃蛛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国风·鄘风·蝃蝀 《国风·鄘风·蝃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首诗...

  • 蝃蝀

    天边一道美人虹, 云消雨霁鹤淚风。 离家远行万人讽, 世俗难忍凰求凤。

  • 《蝃蝀》

    蝃蝀(di-dong)在东,莫之敢指。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ji)于西,崇朝其雨。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 读书札记《诗经•蝃蝀》

    记得小时候看到彩虹,便欣喜地指给大人看,大人却连忙制止,说不能指彩虹。我追问为什么,大人告诉说指彩虹会长出...

  • 诗经|国风·鄘风·蝃蝀

    蝃(dì)蝀(dōng)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一条彩虹出东方,没人胆敢将它指。一个女子出嫁了,远...

  • 走自己路,让别人说去

    今晚再次看到这副图片,联想到很多,其实这张图网上很早就有了,我也不是第一次看了,只是这次想到了不一样的东西而已,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诗经.蝃蝀》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gs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