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ù zǎi nán mǔ wǒ yì shǔ jì
俶载南亩 我艺黍稷
【译文】一年的农活该开始干起来了,种植着小米和黄米。
【注释】俶:开始。载:从事,劳作。南亩:南亩是指向阳的耕地,农田。艺:种植。黍稷:泛指五谷等农作物。
南是向阳的方向,亩是土地。“俶载南亩”就是说要在向阳的土地上开始从事农作了,开始种地了。
亩是土地测量单位的量词,时代不同,亩的数量单位大小也不一样。上古时代(先秦)宽一步,长百步为一亩,六尺为一步,如《孟子》书中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按秦制,240步为一亩,现代的一亩为60平方丈,合667平米。十分地为一亩,一百亩为一顷。古今时代不同,度量衡的单位也有所变化。
周朝的农业,全国耕地的管理采取“井田制”,大约100亩耕地为一井,平分为九块,形如井字,为八户人家所有。井字中间的一块为公田,属诸侯所有;其余的八块为私田,每户各一块。干活的时候,先公后私,干完了公事再做私事,所以“大公无私”是非常可敬的。
我指的是我自己,艺是种植的意思。我们常说的园艺一词,其中的艺不是说园林艺术,而是种植、栽培的意思。
黍稷是古人最主要的两种粮食作物,黄米(黏米)叫黍,谷子(小米)叫稷。黍稷在此地就代表了五谷,中国人讲究五谷丰登。《三字经》里提到六谷:“稻梁菽,麦黍稷”,为什么又出来六谷了呢?讲五谷不包括稻米,中国在上古时代没有稻子,稻子是后来从南方引进的,中国北方早期没有稻子,只有梁菽麦黍稷五谷。
这几句话合起来,意思很完整:
一年的农活开始了,
我在向阳的土地上先种上黄米和小米。
shuì shú gòng xīn quàn shǎng chù zhì)。
税熟贡新 劝赏黜陟
【译文】收获季节,用刚熟的新谷交纳税粮,庄稼种得好的受到表彰和赏赐,种得不好的就要受到处罚。
【注释】税熟贡新:新成熟的粮食必先进贡给朝廷。税,上税,交税。贡,上贡,进贡。劝赏:鼓励嘉奖赏赐。黜:贬斥。陟:提拔。
庄稼熟了,把新收获的庄稼交给国家叫做纳税,所以税是禾木旁。如果我们查查《说文解字》,可以查到:敛财曰赋,敛谷曰税,因此赋和税是两个概念。缴现金的为纳赋,赋字是贝字旁。上古人类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见不到大海,贝壳很稀少故此用来作流通的货币,像今天的铜板、纸币一样。贝壳上打洞,用绳子串起来,五个一串叫一系,二系十贝叫一朋。老友来了,在脖子上挂两串贝壳去喝酒,就叫“朋”友,所以汉字中的财、贵、贱、赛等与钱财有关的字都是贝字旁。缴纳现金的叫赋,缴纳谷物的叫税,二者完全不一样。
庄稼收割下来了要把打下来的新粮食作为税交给国家就是“税熟贡新”。税和贡两个字又不一样,由下位献上叫做贡,由上位向下面收叫税。缴税要贡新粮,国库的存粮一般都要存三年,我们市场上买到的都是陈米,一不香,二没有油性,因为不是新米。粮仓的大敌是水火再加老鼠。每屯藏粮都要用红笔标明因老鼠造成的自然耗损数字,写成“耗字多少”,因此老鼠又叫耗子。
劝是勉励,赏是奖赏,黜是惩罚,陟是晋升。“劝赏”是对农户的奖惩制度,“黜陟”是对政府官员的撤职、升迁制度。要客观地按照务农的成果和纳税的情况,对农户予以奖励或惩罚,对有关的官吏也要据此予以职务的或升迁。
两句话连起来的意思,就是:
庄稼一成熟就要纳税,把新谷献给国家。官府要按照贡献对农户予以奖惩,国家将对有关官吏予以或升迁。
(根据网络资料辑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