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李经常跟我发牢骚:其实她是一个性格挺温柔,内心挺宁静的人。但是回到家后,看到孩子做出的“跳格”的、不守规则的事,就发自内心的忍不住的要歇斯底里,暴跳如雷。其实,情绪发泄之后,也意识到自己的话语不得体,行为很讨厌,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对,就是无法控制自己下一次再吼叫。
真的,我身边不乏有这样的家长,其实我有时候也这样。对孩子发飙以后,就很后悔。孩子嘛,她(他)毕竟还只是个孩子而已。看着孩子哭鼻子,可怜兮兮的样子,就很心疼。为什么对她(他)的要求那么高,是不是标准可以降低一些?当时气头直充脑门,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就想发泄。
其实啊,孩子做不好,家长发怒,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大部分在于家长没有好好说“画”。记得听过一个心理导师的课程。意思就是说家长对孩子说话时,是充满画面感的,让孩子做的好,就要多鼓励,跟孩子好好说“画”。比如,家长对孩子说:“两只手捧着酸奶盒喝吧,别撒身上了。”,“你去写作业吧,认真写,别把字写的歪七八钮”。家长说完这些呢,就该孩子去执行了。在孩子执行过程中,其实有些重点的关键词在孩子脑海里已经创造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充满画面感的语境。“酸奶、撒身上”,“写作业、歪七八钮”。然而结果就可想而知了,鸡飞狗跳在所难免,紧张的气氛充满了房间。
记得那个心理导师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对孩子要好好说“画”,把话正着说。还拿上面做例子,家长可以说“两只手捧着酸奶盒喝吧,你一定是个爱干净的好孩子”,“你去写作业吧,这次肯定能比昨天写的更工整漂亮”。孩子在执行过程中,就会顺着关键词的句意去做。
说实话,这事放在大人身上,也是这样的效果。比如单位领导给你安排一个任务,张口就说“把这个数据表统计一下,别拖拖拉拉的,错误百出”。想必哪个员工听过后,都会很不舒服,心想自己有那么差劲吗?这领导怎么对我这样不放心?怎么越干越没意思了呢。如果领导这样说“把这个数据表统计一下,你一定能保质保时的交给我。”
看见没,同样的句意,只是说话方式不一样,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多说一些正面的,鼓励的话,要充满智慧地去沟通,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都说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这句话确实道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跟孩子说话,一定要谨慎。有时候,鼓励的话,她(他)能记住一辈子,影响一辈子。同样,贬低的话,她(他)也是会记住一辈子的。
一个人成年后的很多分析思维和奋斗的底气,都来源于童年时的境遇。但愿我们都能做一个好好讲“画”的家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