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房对联选萃:治学(二编四)

书房对联选萃:治学(二编四)

作者: 流水春风 | 来源:发表于2020-01-10 16:05 被阅读0次

        这一讲继续说“治学”,我们来看看“治学态度”。

        先看吴敬恒(1865-1953)先生一副:

    有定可除万念,所著长奉一经。

        上联“有定可除万念”是说——我就打定这个主意了,心无旁骛、不想别的;下联“所著长奉一经”是说——我就在这一个领域集中火力、以期突破,奋力攀登、惟求至高。

        佛家有句名言叫“戒定慧”,其佛理至深,不易参透。这里用俗家的眼光来臆解一下:

        “”者,去纷扰、除杂念也;“”者,专一事、勿旁骛也;“”者,见智慧、终有成也。凡人要干成一件事,大概都用得着这三个字吧。

        下面看姚文田(1858-1827)状元一副:

    过如春草芟shān难尽,学似秋云积不多。

        上联“过如春草芟难尽”,不细说了。

        下联“学似秋云积不多”是说——做学问须日积月累,贵在坚持。你越走到人类在某一个领域的研究前沿,你就越发现前进的不易。因为你的每一小步,都是在拓展人类的知识边界呀。

        接着看翟云升(1776-1860)先生一副:

    学然后知不足,月无忘其所能。

        上联“学然后知不足”,是说——不要坐而空想,要起而真学,越学你才会越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

        下联“月无忘其所能”,是说——要经常回头看,及时温习巩固旧知识,不要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到头来手里只剩了一个。

        下面看真慈法师(1928-2005)一副: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这一联“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说——(在做学问的道路上,不仅要有主见、有定力),还要勇于否定自己。就像爬山一样,发现走错了路、就要及时更正,否则永远到不了山顶。

        接着看萧退闇(1876-1958)先生一副:

    鹿为友,豕为徒,出世忧游,我乐于是;

    深如渊,大如天,中庸微言,君可求之。

        上联“鹿为友,豕为徒,出世忧游,我乐于是”,写得很潇洒——我啥心也不想操,只想逍遥山野,与鸟兽为伴。曾国藩的老父亲曾撰有一联,称自己“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和这个有点类似。

        下联“深如渊,大如天,中庸微言,君可求之”,这是对有才德君子的期望。天地广阔,世事无穷,有才有德,岂能荒废?

        常言道:能者多劳,能人是笨人的奴才。因为能人“能”的过程,就是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而笨人呢?只能无可奈何地享受能人创造的文明成果了。

        下面看朱冕(清代,生卒不详)先生一副:

    为学心难满,知音世所稀。

        这一联“为学心难满,知音世所稀”,上联讲不知足,越不知足越进步;下联讲要耐得住寂寞,因为你越进步,能和你对话的人自然会越来越少了。

        当你感到“知音世所稀”的时候,你就能体会到孔子所讲的深意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接着看祁隽藻(1793-1866)先生一副

    理但能悦诸心,少得亦可喜;

    事苟有益于世,力行而不疑。

        上联“理但能悦诸心,少得亦可喜”,是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

        下联“事苟有益于世,力行而不疑”,是说——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你有多大能力,就给社会做多大贡献吧。

        下面看王揖唐(1877-1948)一副: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这一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文辞浅易,寓意深刻,可为治学之座右铭。

        可惜王揖唐一肚子学问,却认贼作父、做了日本人的走狗。抗战胜利后被审判处决,遗臭万年。

        下面看汪洵(?-1915)先生一副:

    日有所思经史如诏,久于其道金石为开。

        上联“日有所思经史如诏”,意思是——学习经史要慢慢来,要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每天弄懂一点点。

        大家看,经书史书记载的都是古人认为最紧要的东西,就好像煤炭的形成,许多大树最后只浓缩成了几小块。在日复一日的虚心涵泳、切己体察之中,你才发现它会告诉你很多很多。“经史如诏”意思就是——经书史书会明明白白告诉你。

        下联“久于其道金石为开”,意思是——日积月累,功夫到了自然会融汇贯通、豁然开朗,像佛家所讲的“如捅底子脱”,了无窒碍了。

        当然,有时候做成一件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拿飞机的发明来说吧,吴军博士曾有过这样的感叹(摘自“得到APP《吴军的谷歌方法论》”):

        莱特兄弟可以讲是研制飞机的先驱中最幸运的两个人,用我的话说,就是命好。而这个命首先是大时代给予的。莱特兄弟出生得足够早,以至于飞机还没有被发明,当然,他们出生得也足够晚,以至于凯利的理论(解决飞机升力问题)和奥托的内燃机(解决飞机动力问题)都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莱特兄弟在此基础上,解决了第三个关键问题——飞行控制问题。最终实现了人类可控飞行的梦想。

        更幸运的是,原本比他们起步更早,更有希望实现自带动力滑翔飞行的德国人李林塔尔在飞行试验中不幸遇难,让他们兄弟二人才有可能成为发明飞机的人。

        说到这里,不免又让人生出一点感慨:好多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往往都表现得很平静。是他们在装吗?他们还有必要装吗?他们很可能是想到了前人的努力与牺牲,进而对降临的殊荣更心存敬畏吧。

        接着看林则徐(1785-1850)先生一副:

    语带烟霞从古少,学如耕稼到秋成。

        上联“语带烟霞从古少”,出自东坡先生的七律《赠诗僧道通》,原诗如下(括号中文字为苏东坡自注):

    雄豪而妙苦而腴,只有琴聪与蜜殊。(钱塘僧思聪总角善琴,后舍琴而学诗,复弃诗而学道,其诗似皎然而加雄放。安州僧仲殊诗敏捷立成,而工妙绝人远甚。 殊辟谷,常啖蜜。)语带烟霞从古少,(李太白云,他人之文,如山无烟霞,春无草木。)气含蔬笋到公无。(谓无酸馅气也。)香林乍喜闻薝卜,古井惟愁断辘轳。为报韩公莫轻许,从今岛可是诗奴。

        从东坡先生的自注(即上文括号中的文字)可以看出,“语带烟霞从古少”意思就是——有的人下笔文采斐然,如山含烟霞一般,但这样的人,自古以来实在太少见了呀。

        下联“学如耕稼到秋成”,出自南宋诗人戴复古的七律《静斋张敏则舍人赠诗因用其韵为酬》,原诗如下:

    胸次诗书一派清,学如耕稼到秋成。

    十年闭户存吾道,万事无心逐世情。

    叶落花开关气数,山长水远是功名。

    摩挲老眼看新贵,九鼎鸿毛孰重轻。

        这一句“学如耕稼到秋成”意思很明白,就是做学问贵在坚持,功到自然成。就像种庄稼一样,你只管耕地、下种、施肥、除草就行,到了秋天,自然会有收获的。

        下面看沙孟海(1900-1992)先生一副:

    顿悟诗心兼画理,居然北秀对南能。

    (此联据说系谭延闿先生所撰)

        此联所言,或出于《坛经》中的这一段:

        世人尽传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且秀禅师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持修行,慧能大师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漕溪山住。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何以渐顿?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法无渐顿,人有利钝。故名“渐顿”。

        好,看完这一段,我们再来看“顿悟诗心兼画理,居然北秀对南能”,意思大致就明白了。这一联是想说——不管是“诗心”还是“画理”,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都是相通的;不管是神秀(606-706)还是慧能(638-713),其所传播的佛法意旨都是相同的。对此人文精神、佛法意旨,有的人天资聪颖,稍学即可知,这就是“顿悟”;有的人生性愚钝,长思才能懂,这就是“渐悟”。

        这一联提醒我们,做学问不要管什么“渐悟”、“顿悟”,只管努力去做就行。就像中学生一样,拿小学生的题来做便能“顿悟”,拿大学生的题来做便需“渐悟”。“渐悟”往往才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阶梯。人要不拿更高的目标来挑战自己,又怎么能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潜能呢?

        最后看梁山舟(1723-1815)学士一副:

    操心已在精微域,落笔皆成典诰词。

        这一副“操心已在精微域,落笔皆成典诰词”,意思是学问到了巅峰了,世间最精微深奥的道理都弄通了,此时遣词造句,一下笔便是千秋经典、不刊之文。

        这大概是在做梦吧。噫,虽不能至,梦向往之~

    (说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留言联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房对联选萃:治学(二编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lp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