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二十一天(未完待续)

作者: 云飞扬_6315 | 来源:发表于2019-07-26 22:35 被阅读28次

2019年7月26日    星期五    阴

                放假二十一天

    一、读书 

      第十二章 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

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

一、创新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把创新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

二、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创新能力

1、创新教育的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以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

2、创新教育的第二方面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有五个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

3、创新教育的第三方面内容是创新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

4、创新教育的第四方面内容是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三、创新教育,需要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与氛围

1、社会与创新教育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其次,加大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力度,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创新的资金投入。

再次,政府应利用有效的舆论手段引导全社会形成对人才的正确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特别是重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的社会风气。

2、学校与创新教育

“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力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

3、家庭与创新教育

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拉特指出,促发创新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轻松、无拘无束和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如果子女与父母之间有着积极的交往,榜样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子女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试着想新颖的主意和使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特,这一点尤其表现在他们好问的态度上。这种好问的态度由对某事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追求所引导,前者只在假性创造力的意义上引起提问,而对知识以及深化的知识和信息的兴趣则对真正的创造力有利。

四、创新教育,需要开放、民主的实践原则

1、创新教育的层次性

(1)所谓创新教育的层次性,是指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要确立不同的创新教育目标,设置不同的创新教育内容和途径。也就是针对小学,中学及大学几个不同阶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适应性的创新教育。

(2)对儿童的创新力的培养主要从几方面着手:

一是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二是注重保护儿童的好奇心。

三是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四是注重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

五是注重运用游戏的教育功能。

(3)杨振宁教授提出,中国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

著名的漫画家毕克官指出,孩子的游戏中包含着太多的创造性,只可惜很多父母都大煞风景,把孩子大部分创造性都抹杀了!

列夫托尔斯泰从艺术角度谈到激情在创作中的作用时说,我们的创作没有激情是不成的,一切作品要写得好,它就应当是从作者的心灵里唱出来的。

(4)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

一是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欲。

二要重视中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是要注重创新情感的培养。

四是要注重中学生特殊才能和兴趣的培养。

五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外活动。

2、创新教育的基础性

3、创新教育的示范性

4、创新教育的开放性

首先,创新教育的开放性体现在教学内容上。

其次,创新就是开放性,还应体现在国际化方面。

此外,创新教育开放性还表现在教育者开放性以及教育方式和途径的开放性等方面。

5、创新教育的民主性。

德国的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教师凡欲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

6、创新教育的启发性

我国早在《礼记.学记》中就有: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里强调了注重对学生的开导和培养学生独立性的重要意义。

二、

附上今天我的书法打卡作业——

放假二十一天(未完待续) 转发别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放假二十一天(未完待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pj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