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年羹尧之死》笔记1

《年羹尧之死》笔记1

作者: 劲宇的商业思阶 | 来源:发表于2020-04-16 16:06 被阅读0次

     年羹尧是清代中前期的重要大臣,他也因为在很多影视剧里的亮相而被大众熟知。在这些艺术作品中,他大多被塑造成了武艺高,功劳大,个性跋扈的程式化人物。然而,历史上真正的年羹尧却并不是个简单的脸谱化人物。他四十七年的人生横跨了康熙雍正两朝,经历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功大罪,他与康熙雍正两位君主以及同时代的许多著名人物都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关系,而这种复杂和深刻,往往都体现在人情事理的处理中,并对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功臣不可为

1.年羹尧的落马过程:

       在雍正元年和雍正二年期间,年羹尧先是平定了雍正皇帝即位后的第一场大规模边疆叛乱,此后,年仅四十五六岁的年羹尧达到权力巅峰,有着抚远大将军,太保,一等公,川陕总督的头衔,与朝中掌管财政大权的怡情王允祥,掌管人事大权的吏部尚书、国舅隆科多并列成为政坛三巨头。

       但是好景不长,风光了大半年后,弥天大祸的阴影就一步步向他逼近。而他先是后知后觉,继而手足无措,直到命丧黄泉,从位极人臣到身死名裂,不过一年的时间。

2.汪景祺《功臣不可为》要点:

(1)战事一起,君主只能仰仗将军;成功镇压叛乱,君主喜出望外,待之如座上宾;战事平息之后,畏惧其能力,猜忌其用心。

(2)功臣在建功立业之时,总会因大刀阔斧而落下一堆的小把柄,触及很多朝中实权派人物的利益。待战事平息,争宠者构陷举报,加重皇帝猜疑;功臣自谓国家柱石,讲话也更率直,忠言逆耳,招致皇帝反感。

汪景祺虽然其人恃才傲物,刻薄尖酸,但这篇文章却有一定道理,并非完全偏激之见。

3.中国传统意义上功臣

        传统意义上上的功臣,大多产生于军事活动中,即建立军功的人。其中又有很多类型:开基立业型,如韩信、张良;乱世争雄型,如白起、蒙恬;有开疆拓土型,如卫青、霍去病;有力挽狂澜型,如郭子仪、曾国藩。此外还有抵御外族侵略、平定政敌叛乱、镇压民众反抗等各式各样,视具体情况而定。

        “爵以赏功,职以任能”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逻辑之一。战国、秦汉之后,在军事活动中建立大功业者,多被奖以爵位。爵位区别于一般职官的最大特点是可以由子孙世袭,所以大功臣多以能通过军功进入贵族阶级,获得高于一般文物官僚的政治地位,成为政权的“持股人”,对王朝具有“与国同体,带砺山河”的强烈政治认同感。而在日常政务中表现突出的文官,以及和平时期的武官,最多只能获得职务上的提拔,担任政府运行的高级“职业经理人”,在一定任期内执政。

4.历史上功臣的处境

(1)战争时期

        战争环境下,军事长官必须拥有绝对权威,且具备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面对战机,要杀伐果断,甚至孤注一掷;管理不下,要奖罚严明,甚至一言生死。这样的人,其行事作风在和平时期的官场上必定不会讨人喜欢,通常会给人留下无视秩序、飞扬跋扈的印象。

(2)战争之后

        在战争时期,由于环境的残酷艰辛,很容易让统帅和部属、士兵之间建立极其密切的关系。所谓袍泽之谊、战友之情,是其他形式的感情无法比拟的,等战争一结束,这种情感也将随即转化为根连固结的利益关系。

        因此,全面战争之后,比如改朝换代之类,这些大小功臣以及他们为数众多的生死袍泽、子弟亲属,凭借功劳迅速占据国家权力的最高层,形成多个既息息相关又互相倾轧的“功臣集团”“勋贵集团”,随之而来的便是分割大量社会经济资源。这必然给国家的重建和常态下的政治运行到来很多麻烦,也必然与有志有力、争取独裁的君主,以及负责日常行政管理的文官们产生大量难以调和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君主与官僚联合,剥夺功臣集团的权利,几乎成为历朝历代“国初斗争”的常态。

(3)功臣们的不同结局

①臣强主弱,抢班夺权

        历史上功臣坐大的例子屡见不鲜,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吴三桂割据一方,扯旗造反,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等等。因此,有野心有实力的大功臣,无疑会被皇权视为重大威胁。

②拼命压制自己,得以善终

        大功臣中能够得以善终者,多以拼命自我压抑作为代价,郭子仪、曾国藩,都是其代表人物。

③横遭猜忌,下场悲惨

        君主一旦认为功臣或有不臣之心,或有不臣之力,往往就要削职夺权,甚至大开杀戒。至于到底怎样处置,就与当时的政治形势以及君主的个人风格密切相关了。有的君主刻薄雄猜,手段就要激烈得多,比如朱元璋就大为后人所诟病;有的君主气度恢弘,对功臣问题的处理要温和一些,比如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就颇为后人所称道;有的君主庸常怯懦、阴私猜忌而纯粹冤杀功臣的情况也不少见,比如周亚夫、岳飞、于谦之死,都是历史上的著名冤案。

相关文章

  • 《年羹尧之死》笔记1

    年羹尧是清代中前期的重要大臣,他也因为在很多影视剧里的亮相而被大众熟知。在这些艺术作品中,他大多被塑造成了武艺...

  • 695丨天意从来高难问

    《年羹尧之死》一书重点看的不是年羹尧,而是雍正帝。正如这本书封面上提示:权臣年羹尧之死,仿佛是一面镜子,照映出的,...

  • 《年羹尧之死》笔记3

    英雄少年时 1.少年功名 康熙二十八年,二十岁的年羹尧参加北京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这一年的乡试因中举的高...

  • 《年羹尧之死》笔记2

    家世与姻亲 1.家世 明清之际,年羹尧的曾祖年有升一家被清军裹挟入旗,隶于汉军镶白旗下; 顺治十二年(1655),...

  • 年羹尧之死

    公元1726年冬天,寒风朔雪,一片凄凉。 监狱中的年羹尧,听到了让他立即自尽的圣谕,早已冰凉的心中已经没有多...

  • 年羹尧之死

    作为中国历史上罪名最多的大臣年羹尧,不可谓不出名,九十二条罪状,单是随便一条拿出来都可以罪至抄家。 年羹尧,清朝雍...

  • 年羹尧之死

    在通常的印象中,年羹尧和雍正之间的关系曾经非常亲密,甚至雍正当众说要和年羹尧做一对“千古君臣”,只不过在某一个时刻...

  • 年羹尧之死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十一日,雍正帝诏侍卫内大臣领谕旨,赐一代名臣年羹尧狱中自裁。负责监督执行的官员...

  • 年羹尧之死

    年羹尧之死 前段时间又看了下电视剧《雍正王朝》。不可否认,电视剧是真好看。但终究没...

  • 年羹尧自刭之死的传说

    年羹尧自刭之死的传说 文/张敏 年羹尧,据怀远县年氏宗谱记载,其原籍为安徽怀远县火庙北年家庄牛王殿,据史料记载: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羹尧之死》笔记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sn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