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自刭之死的传说

作者: 禹乡墨韵书画 | 来源:发表于2018-10-25 11:00 被阅读1次

年羹尧自刭之死的传说

文/张敏

年羹尧,据怀远县年氏宗谱记载,其原籍为安徽怀远县火庙北年家庄牛王殿,据史料记载:年羹尧(1679年—1726年),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原籍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怀远县),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公元1724年(雍正二年)入京时,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后来因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所谓“祥瑞”,群臣称贺,年羹尧也上贺表称颂雍正夙兴夜寐,励精图治。但表中字迹潦草,又一时疏忽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雍正抓住这个把柄借题发挥,说年羹尧本来不是一个办事粗心的人,这次是故意不把“朝乾夕惕”四个字“归之于朕耳”。并认为这是他“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所以对他在青海立的战功,“亦在朕许与不许之间”。接着雍正更换了四川和陕西的官员,先将年羹尧的亲信甘肃巡抚胡期恒革职,署理四川提督纳泰调回京,使其不能在任所作乱。四月,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命他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

我的老家湖口村往北十几公里就是年羹尧的祖藉年家庄牛王殿,距村北四公里的有个叫王荒地村子,小路傍在个坟茔,父亲小时和老人们一起路过这个地方,老人指着坟墓说:这就是年羹尧的坟茔。这里为什么会有年羹尧的坟墓呢!

在我们老家流传着年羹尧自刭死亡的传说。

年羹尧被发配调任杭州将军之后,积极进行海防防御,清代雍正年间根本没有海上防御能力,年羹尧为阻止外国船舶登陆上海,命军队在上海的吴淞口海岸打了七十二个梅花桩,外国海轮为了能够登陆吴淞口进入上海,就想通过年羹尧向朝廷送上重礼,而外国人进贡的礼品,年羹尧认为不吉利,就拒收代呈。后来不知何人密报雍正皇帝,说年羹尧私吞外国人上贡朝庭的贡品,雍正大怒下令赐年羹尧自裁。年羹尧得知消息后连夜策马加鞭,从杭州一路往祖藉奔驰。赶到离祖籍十多公里王荒地村时,年羹尧停马下蹬,站在路边,望着家乡,兴叹道:如今自己犯了欺君之罪,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如回祖籍必将连累族人。于是他就拿起配剑自刭身亡。村民们发现年羹尧遗体后,就在路边将其埋葬,并没有刻碑立字。

年羹尧族人们得知消息后,为避免株联,纷纷改姓,逃亡他乡,有的改姓方、有的改姓连。

相关文章

  • 年羹尧自刭之死的传说

    年羹尧自刭之死的传说 文/张敏 年羹尧,据怀远县年氏宗谱记载,其原籍为安徽怀远县火庙北年家庄牛王殿,据史料记载:年...

  • 695丨天意从来高难问

    《年羹尧之死》一书重点看的不是年羹尧,而是雍正帝。正如这本书封面上提示:权臣年羹尧之死,仿佛是一面镜子,照映出的,...

  • 年羹尧之死

    公元1726年冬天,寒风朔雪,一片凄凉。 监狱中的年羹尧,听到了让他立即自尽的圣谕,早已冰凉的心中已经没有多...

  • 年羹尧之死

    作为中国历史上罪名最多的大臣年羹尧,不可谓不出名,九十二条罪状,单是随便一条拿出来都可以罪至抄家。 年羹尧,清朝雍...

  • 年羹尧之死

    在通常的印象中,年羹尧和雍正之间的关系曾经非常亲密,甚至雍正当众说要和年羹尧做一对“千古君臣”,只不过在某一个时刻...

  • 年羹尧之死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十一日,雍正帝诏侍卫内大臣领谕旨,赐一代名臣年羹尧狱中自裁。负责监督执行的官员...

  • 年羹尧之死

    年羹尧之死 前段时间又看了下电视剧《雍正王朝》。不可否认,电视剧是真好看。但终究没...

  • 年羹尧之死的警示

    年羹尧是一个让雍正又“爱”又恨的人物。“爱”是因为他能力过硬,可以独当一面,帮雍正解决许多问题;“恨”是因为他的忠...

  • 功臣难为    ——《年羹尧之死》读后感

    多半天翻完了《年羹尧之死》这本书,年羹尧在康熙年间就少年得意身居高位,作为明珠孙女婿的他更是有着盘根错节的政治关系...

  • 读《年羹尧之死》后记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诛。平定青海,打败和硕特部,功高难封,加之又是外戚,手里有军权,和雍正...

网友评论

  • 彩缤:太深奥,看不懂!

本文标题:年羹尧自刭之死的传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xeq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