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读三遍

作者: 湖畔渔夫 | 来源:发表于2021-07-25 22:45 被阅读0次

    说起来,如何阅读一本书,我们每个人的做法不同,体会也各不相同。我不是一个智商高的人,也不是记忆力或理解力出众的人,而属于典型的平庸之辈。我几十年读书的一个切身体会,就是至少读三遍。

    一般说来,我们拿到一本书,如何确定它究竟是否值得仔细阅读呢?首先,需要翻一翻前言后记,浏览一下目录和结构。大体上,假如一本书经过这一浏览,已经知道了大概内容和基本观点,那么,这书就不属于需要反复阅读的类型,而只需要随意翻一翻。而假如随意快速浏览之后,感觉内容深奥或者吸引自己,那就知道静下心来反复阅读。以诗集为例,汪国真的作品曾经非常流行,我也不能免俗,去书店买来一册,快速浏览一番,感觉就是那轻快的抒情吟唱,就没有再去仔细琢磨。而舒婷的诗集,我快速浏览以后,觉得值得仔细回味,便把它放在枕边,一行一页地翻了很长时间,对诗歌的意象与意境,都做了推敲品味。同样,关于历史书,也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易中天教授著中华通史,我表示了质疑,他出书以后,送了我若干签名本,我快速浏览一遍,发现虽然有时语不惊人誓不休,但整体上缺乏我所需要的内容,所以就放了下来,去年顺手赠给了别人。但日本人著述的《中国的历史》十大卷,我快速浏览后,发觉内容和叙事都值得重视,遂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什么也没干,把这套书反复读了两遍,做了眉批,并且还准备抽时间再读一遍,把那些专家的历史叙事化作我的知识储备。

    应该说,读书读上三遍肯定不同于读一遍。以《白鹿原》为例,当年在期刊上,我就读过最初的版本;随后出版的删节本,我又读了一遍,对白嘉轩鹿子霖这几个人物有了充分的了解。但我后来又读了未删节全本《白鹿原》,对其中的朱先生冷先生及作者的历史观和文化意识,才有了充分的把握。同样,《应物兄》一书我也读了三遍,对作者的儒学观和历史观才有了充分的了解。这本书我还准备读第四遍,力求更加准确把握应物兄程济世这两个人物,进而了解儒学复兴可能遇到的问题。

    实际上,不少书我们仅仅读一遍,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它的。比如杨泽波的《儒家生生伦理学引论》一书,读上一遍,根本不可能了解作者关于“仁性、智性、欲性”三分法的理论意义,更不能了解作者超越牟宗三所取得的理论创新价值。正是通过我的反复阅读,总算获得了对作者思想的真正理解,也进而把握了牟宗三与杨泽波之间的真正思想差别。再如孙向晨教授的《论家:亲亲与个体》一书,初读起来,犹如触电一样;仔细体会回味,逐渐了解了作者的知识背景和思想创新,进而了解作者下一步的哲学理论走向。这部书我阅读了两遍,又听了一遍,自信真正吃透它了。再如杨国荣的《哲学的视域》一书,刚买来就翻了一遍,感觉不可轻视,去年又读了一遍,了解了作者思想的动向。最近,为阅读《荀子》一书,我又把《哲学的视域》这本书找了出来,再次阅读其中有关儒家仁与礼关系的论证,更加体会到荀子的伟大和礼学的重要,进而更加明确了儒学的下一步取向。显然,假如止于随便翻一翻,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更无法把握作者的未来取向。

    记得当年老人家曾经说过,“《红楼梦》至少要读五遍”,想来这是他的切身体会。天才如老人家者,尚且要读五遍,才能获得关于《红楼梦》的发言权,更何况我等平庸之辈呢?

    重复的说,一本有较好内容的图书,至少读三遍;这还不包括那些古人留下来的经典。近人俞陛云准备《诗境浅说》,把那《全唐诗》不知道翻了多少遍,才体贴出他的那些“浅说”来。我等阅读李白杜甫,哪一位不是经历了三五遍甚至十来遍的揣摩回味呢?唐诗如此,《论语》《老子》《坛经》之类,又有哪一种不是如此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至少读三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tw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