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公共场合喊了我的名字
复学前一天,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在复学第一天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我再一次对各项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
中午,我就入校、离校流程,就餐流程,归寝流程以及座位等事宜对学生进行了细致的网上培训。
下午,我仔细查看了一下座位名单,发现有些小组的学生分配不太合理,就又根据各组学生的性别和性格差异又对座位做了适当微调。
后来接到学校通知,为了最大可能地避免交叉感染,就餐也需要定人定号。我结合座位,将所有学生的餐桌序号排好,还对住宿生的床位重新做了安排。
忙完手中的事情,已是下午五点半,伴之而来的是头蒙,眼困,腰疼。在李先生的建议下,我同意一起出去走走,也是为明天健康复学做好准备吧!
我们一致决定去附近的济上园散步。说笑的功夫,一会儿就走到了。刚到园区,我看到不远处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班上的萱同学。
因为没有直面,加上戴着口罩,她大概没认出我来。我呢,因为考虑到假期里萱在学业上的表现,怕主动跟她打招呼给她造成思想压力,于是就选择了飘过。
可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刚往前走了两分钟,我就听到背后有人大声喊我的名字。根据直觉,那不是萱的声音。我判断那声音应该来自萱的同伴。
转身,朝声音传来的方向问到:“谁在那喊李珍霞呢?过来一下。”
听到我说话之后,那俩女孩一起回头向我走来。
我异常淡定地说:“说吧,喊李珍霞干啥哩?”
“老师,我看着你觉得眼熟,就问萱你叫什么名字。听她说你叫李珍霞,我就吆喝一声看是不是你?”
“现在确定是不是?”
“是。”
“你是几班的?”
“8班的。”
我感到诧异。她居然说是8班的,我怎么不认识?难道过了一个超长假期我把学生的模样给忘了?应该不会啊!就问:“8班的?你叫什么名字?”
“小学部的。”
“哦,你长这么高,我还以为是初中生呢!”
她没有说自己的名字,我也没再追问。想想吧,即使人家说了名字,我可能转眼间就给忘记了。不说就不说呗!
“其实吧,名字就是让人叫的。不过,今天这样叫有点不合适。知道为什么吗?首先,你在公众场合大声吆喝,有损自身的形象。你说对不对?”
小姑娘点头称是。
“其次,你看咱们年龄相差这么大,你直接喊我的名字也不合适。”
“老师,对不起。我错了。”
我接着说:“还有,我的年龄甚至比你们的妈妈们年龄都大,你这样直呼我的名字肯定是不合适的。对不对?”
这时,两个姑娘异口同声地说“对!”
“那以后就注意着点,不要再做这样的傻事儿。”
“好的,老师。对不起!”
“老师,再见!”
“俩姑娘很有礼貌嘛。好的,再见!”
短短的几分钟,没有一句高声说话,没有一处阴沉的脸,能达到这样的教育效果,我非常满意。感谢孩子们的知书达礼!同时,我也很佩服自己的淡定,我觉得,倘若这件事情发生在十年前,肯定不是这样的。
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我今天之所以能收到这样的教育效果,全在于当时的心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采取先肯定其做对的地方——能自觉站到老师跟前,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孩子们能够及时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是值得肯定的。
告别两个姑娘,继续向前走。我突然发现今天的花儿真漂亮!
通过今天这件事情,我认识到:
1.堵不如疏。遇到学生犯错时,老师首先要做到淡定,你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必须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拿今天的事情来说,如果当时言辞激烈地批评学生的话,不一定有这样的效果,而且,损失的必将是自己的形象。当然,也会影响自己的心情。
2.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效果一定是不一样的!
3.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好人的愿望。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具备把学生引向好人之路的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心中对老师的一种期待应该是:你在,我心安。
4.积极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坚持这样做的话,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一定也会提高的。
最后,我想借用加缪在《鼠疫》中的一段话作为文章的结尾:“这世上如果还有一样东西,人总是渴望,有时也能获得的话,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心中有爱,眼中有情,便是对教育最大的热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