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脑海里的怪东西》
【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
真是本厚实的书呀。
原来一本书真的可以带你走遍一座城市,经历一段过去,过完别人的一生。
看完这本书我好像已经走遍了伊斯坦布尔的每一条小巷,慢慢地跟在麦夫鲁特的身后,麦夫鲁特推着小推车走在前面,一路都在吆喝着:
卖钵扎咯!
我看着这个少年从羞涩的模样慢慢长大。跟着父亲从小村庄来到了伊斯坦布尔,住在简陋的小屋里,跟在父亲后头大街小巷地叫卖钵扎,小心翼翼地接触城市的生活。进了学堂,遇到形形色色的同学老师以及挚友,在街道上邂逅了第一个暗恋的姑娘,胆小羞涩不敢搭讪的模样似乎还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最后却有了勇气去抢婚,找到了一生的伴侣,有了孩子,开起了钵扎店,然后慢慢老去。
回忆麦夫鲁特的一生,我偏偏只记住了那些细节的感动的存在,解放,政治动荡,城市化,现代化这些大的背景已经没有那么清晰了。
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生活画卷,这是个挺常见的主题。但是奥尔罕给了麦夫鲁特许多奇怪的想法,我更愿意把这些怪东西当成对生活的思考。
置身于城市中挤挤囊囊的人群,终究会感到孤独,所以大城市像一个大熔炉将人与人不停地揉杂在一起,渐渐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出现了相同的面孔。不孤独,但却找不到自己。
麦夫鲁特时常会感到孤独,因为他仍在思考,在幻想远离生活的其他世界他可以获得久违的安宁和美好。每一个卖钵扎的夜晚他都在与这座城市稀奇古怪的东西交谈,麦夫鲁特先于所有人得知了这座城市的秘密,不是来自数据统计的,采访的,编撰的,而是真实的一切。
麦夫鲁特依然在卖钵扎
虚构的人物依然生活在真实的伊斯坦布尔。
如果在伊斯坦布尔遇到了麦夫鲁特
我想我会热泪盈眶。
独家书单|这几本小众的书推荐给与众不同的你《阳光下的日子》
【德】——米夏埃尔·库普夫米勒
卡夫卡的阳光下的最后一段时光。
我想起了《起风了》——重病,疗养院,写作,黯淡,还有来来去去的春夏秋冬。
对卡夫卡的了解甚少,只知道这是位描绘绝望的大师。看完米夏埃尔的这本书,好像也就明白了卡夫卡所说的“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
属于卡夫卡的最后一段岁月,重病缠身,文学思维也近枯竭,日子似乎随时可以戛然而止。但所幸的是他遇到了多拉,那个与他携手走过最后一程的姑娘。
阳光下的日子开始在七月。
卡夫卡在海边度假时邂逅了多拉,这个鲜明的勇敢的少女,闯进了他灰暗而绝望的人生,就像是色调的碰撞,晦暗的灰色森林里闯进了一只五彩的小雀儿,他想着,这该是上帝多仁慈的馈赠啊。
堀辰雄的《起风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越绝望的日子里反而爱得越热烈。只是堀氏文学有其一贯的唯美与感动,看完书就像看尽了一幅长卷画,美而凄凉。宫崎骏先生在改编时又给其加入了战争背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战争、饥饿、疾病、天灾,死神的阴影似乎笼罩全球,这与《阳光下的日子》又多了几分相似。
卡夫卡与多拉之后的生活一日日都在相似地重复着,与其说是作者忘却了时间的先后,倒不如说是他们在重复着这相似的每一天的过程中逐渐脱离了时间的掌控。似乎在他们相爱之前,他不存在,她也不曾存在。
对于这种生死相依的爱情,我们能了解的微乎其微,毕竟在这个快餐爱情泛滥的年代,已经缺失了那些对于爱情与生死的思考。
卡夫卡在多拉的怀中离开了,但卡夫卡与多拉之间的故事,就如同生命本身一样,永无止境。阳光下的这个故事也就不知不觉地开始凭借自己的力量开始生长,自由地铺陈开来。
我想卡夫卡最后只会悲伤着生者的悲伤,自己却离开地无比幸福。
最后想起了一首诗:
“我即使走入死亡阴影笼罩的山谷,也绝不畏惧任何灾祸,只因有你与我同在……”
独家书单|这几本小众的书推荐给与众不同的你《半生》
【英】——V.S.奈保尔
也许看完这本书,你就已出走半生。
“我是婆罗门与贱民之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属于我的位置。”
故事从这个少年开始,从出生开始就找不到自己的身份自己的位置,甚至是自己的存在。
不管是在当时的印度,还是其它地方,阶级制度的存在都深入人心。金字塔顶端的人奢靡生活,颓废地磨耗着时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地位的巩固钱财的永恒。底层的人有的在高呼着反抗,反着反着一辈子却也弄不清自己究竟在追求什么,有的听天由命,把上帝捧在手心顺应天命,终其一生碌碌无为。
这是常态,是每一个真实社会的写照。
威利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贱民母亲赋予了他所有低级种姓的外貌特征,从小被歧视导致威利幼小的心灵充满了仇恨与自卑,甚至他恨自己的父亲。威利向往漂泊,去国外,离开这片无望的土地。
于是威利来到了伦敦。
这段时间奈保尔给威利了带来一个个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人物,大概他是想让威利成长。
只是绝望才是整本书的基调,威利跟随安娜去了非洲,整整18年。18年是怎样的一段时光,在贫瘠的死寂的非洲大陆上,威利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认同感与存在感。这样的生活却逐渐让威利厌倦。
于是他选择了离开
奈保尔留下了悬念:到底威利的下半生该走向何处?
这也是一个沉重的思考。
一个现代人背负着沉重的人生枷锁,如何在种种错位的后殖民境遇中追寻一种理想的、完整的生活?
现代人有多少还会去追逐自我的定位?生活将我放在何处自然何处就是我的归属,然后被生活裹挟着在琐碎的日子里漂泊。在思考的那部分人只会愈感到深刻的孤独,也许出走半生才发现自己归属的地方空无一人。
漂泊,无根,苦涩
这大概就是奈保尔眼中的,成长的主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