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尽冬初读武汉

作者: 黎小爱 | 来源:发表于2019-09-30 12:53 被阅读0次

武汉的秋,如同春一样短,抽走秋老虎的9月,刨去湿冷的11、12月,算下来,金秋只有10月担此名:白天清爽,夜里轻霜。但似乎自古以来,携着万物凋零的萧索,文人墨客此刻大都愁肠满肚,有诗云“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有词云“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但武汉的秋既不像北国之秋那般莽莽苍凉,也不似南国之晚秋,短而繁盛。武汉的秋,有些俏皮,有些武汉人的脾性。

走在武汉的老街巷道里,见得最多的便是参天的法国梧桐了。一百五十年前,英国佬一声炮响,汉口被迫开埠,成为了第二批通商口岸。后来的法国人却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更深的印记。为了缓解思乡之苦,法兰西人浪漫地从巴黎移植来了数棵梧桐树以解乡愁,慢慢地梧桐越来越多,汉口也越来越繁华,一度“驾乎津门,直逼沪上”,被誉为“东方芝加哥”,直到现今,也只有武汉和上海敢言“大”。法国人对武汉的情感也颇为深厚,直至如今,武汉仍然是法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法国人投资最多的城市,这其中或许是因为武汉和巴黎有很多相似之处,又或许武汉尚属浪漫之城吧。走在花楼街的建筑里,伫立斑驳的教堂旁,或许,某一刻,你真的会以为置身欧罗巴,毕竟这里有上海都无法比拟的全国最大租界建筑群。一阵秋风,带来的便是武汉秋的浪漫之美。

当其他城市都以常青树作为景观树时,执拗的武汉人仍固执地选择梧桐。梧桐树高而叶密,入秋时并不落叶,忽然一夜秋雨,拂晓时便可见一地黄叶,满枝凋零。这固然影响了市容,增加了清洁工作量,但也平添了秋的味道。行走在钢筋水泥森林,工作在空调暖房,突然一天,黄叶秋雨,“哦,秋来了。”,何尝不是一种惊喜。更何况与秋雨相携而来的是武汉厚积薄发之美啊!

改革开放后,武汉仿佛被人遗忘般,发展速度大大落后于沿海城市,更别提再与上海齐名了,武汉一度成为“迷失”之城。然而,武汉并没有气馁,故而待至奥运年之后,武汉之发展犹如火箭直插云霄,羡煞旁人。其中我们的化工新城便是其中最璀璨的星辰。地处阳逻城郊的化工城或许是最早感知这片秋意吧,但这里却不会有萧索、凋敝,这里不舍昼夜的长江水是武汉力争上游、不甘人后的印证者。此刻,秋意虽浓,却不敌人心温热,这种秋意便是蓬勃向上的朝气。

古人云:“秋心即是愁。”武汉之秋,不见悲凉,唯留希望,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相关文章

  • 秋尽冬初读武汉

    武汉的秋,如同春一样短,抽走秋老虎的9月,刨去湿冷的11、12月,算下来,金秋只有10月担此名:白天清爽,夜里轻霜...

  • 秋尽冬初

    秋来风渐爽,万物怕经霜 十里荷塘老,三秋桂子香 人生有成败,草木亦青黄 转眼寒冬至,还看白雪扬

  • 枫透秋时尽,不日将是冬; 寒浸一岁老,梦断念初情!

  • 秋尽冬来

    寒风狠狠刮着,手机提示告诉我,立冬了,北风潜入悄无踪,未品秋浓已立冬。可是2018己过去如此之多了吗?我一...

  • 秋尽冬临

    秋渐行渐远 远的飘落下枫树上的每一片叶子 迈着缓缓的脚步离去 留下的只有满山的枯黄 初冬的阳光依然很亮 暖暖的挂在...

  • 秋尽冬来

    这一年到如今,秋已经落幕,走在外面,寒气袭衣。 上午起来,吃青提、苹果以及一块从家里带来的太谷饼。匆匆准备了上课要...

  • 秋尽冬隆

    霜凋枫叶林山宽 日暖岭前梅开颜 雨熟黄粱处处盈 风摇松竹声声寒

  • 秋尽冬隆

    霜凋枫叶林山宽 日暖岭前梅开颜 雨熟黄粱处处盈 风摇松竹声声寒

  • 秋尽冬来

    秋尽冬来起恶风, 太平东岸乱频仍。 文明宪政三权立, 腐弊偷梁半壁薨。 红烛青光活见鬼, 黑箱白纸鬼吹灯。 是非成...

  • 秋尽冬来

    北风漫过天地 秋瑟缩下身子 原本红润的脸 不觉间 变得苍黄 我欲牵住晚秋 无可奈何叶老去 天地间 黄叶纷飞 飘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尽冬初读武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av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