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萨利机长》中,一座客机在刚起飞后不久遭遇群鸟撞机,双引擎同时失效,机长萨利在返回机场无望后,决定降落哈德逊河面,拯救了全机155人。之后,相关部门对此事件展开调查,因为电脑模拟和人工模拟显示,当时如果立即选择飞向最近两个机场降落均能成功。在最后的听证会上,萨利机长质疑道:在2800英尺低空、双引擎失效的突发状况下,人会非常紧张,不可能做出立即飞向蒂特波罗机场的决定,而你们的模拟完全抽离驾驶舱内所有的任性。果然,在加入仅仅35秒的反应时间后,模拟也无法成功降落。
就像这故事中人们会忘记人性一样,日常工作中,常常忽视了情绪的影响,即便它是那么显眼的存在。就像领导催我们完成任务时的焦虑造成越着急,越着急效率反而下降;就像有时觉自己的那部分工作没能做得足够好影响到了团队;就像工作遇阻,打印文件时总觉得打印机慢。
意识到了就要想办法处理,最近还真总结出了两大流派。
一类属于“硬杠派”,这类人直面问题,靠死磕来解决问题,期间经历的各种情绪起伏也许很大,但结果上这类人并未受情绪支配而影响到工作表现,他们亲身经历告诉别人,长期如此坚持会增强个人情绪抗击打能力,类似于“以暴制暴”。最典型的人物莫过于桥水基金的老板,2018年大卖的《原则》一书的作者雷.达利欧。比如他最近的中文公众号的几个每日原则标题“找出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永远不要因为你觉得某个目标无法实现就否决它”、“不进化就死亡”。
另一派则是恰恰相反,理论根基也是近几年常被提及的“正念”。这类人,强调情绪只是影响自己专注于当下的一个因素,千万不要与之对抗。每次发现它,不对它进行任何评判,只是柔和的把注意力再返回到要做的事情就好。比如,现在闭上眼睛冥想,很快就会有思绪进入脑袋,但不去评判这个想法,只是任想法自由飞走,注意力回到呼吸上来,如此反复。
上边的两种办法,看似简单,要做到很难,比如,大多数人在硬杠减肥、早睡、锻炼等问题上败下阵来,甚至是气急败坏的败下阵来;比如,正念的核心是不对情绪做评判,而这第一步就特别反人性。
对于反人性的东西,我们要反复练习,还要刻意练习,才有可能真的在工作中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