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是狼爸,确切的说,我其实是一个爱科学的爸爸。
每个人都会遇到感冒,这很正常,其实感冒并不一定需要吃药。
有一项关于北极圈的调查结果证明了感冒和天冷无关。[1]
٩(๑`ȏ´๑)۶
从微生物学的角度解读一下普通感冒病毒的真相:
1、
病毒是非细胞生物,是一个由保护性的蛋白质外壳包裹的一段核酸(DNA或者RNA),生存环境无处不在,但有2个生存条件:
①需要一定的营养,通常寄宿活体细胞,如动物和人的身上;
②需要适宜的湿度,条件约在>60%或者<40%;
冬天室内场所开空调干燥、人流量密集就符合病毒生存和繁殖的条件。
很多人并不知道,由于病毒必须与人体细胞共存亡的这一特性(不像细菌那样可以独立生存),导致目前灭活病毒还没有特效药出现,因为消灭病毒同时就会消灭人体细胞。[2]
从美国FDA官网查询得知,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效果只能是干扰(抑制),而不是灭活。
另外艾滋、乙肝、狂犬病等都是病毒感染,无药可医。
由于缺乏特效药,现在主流医疗手段是预防接种并产生抗体,如流感疫苗、风疹疫苗、狂犬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等。
2、
同样感染一个病毒,有的孩子会发烧,有的孩子就咳嗽,是病毒在攻击人体不同部位的免疫应答不同[3]。
普通感冒病毒在人体的淋巴组织都能产生免疫应答抗体(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会采集病毒样本,病毒样本就是抗原。
在产生抗体的过程中,身体各个组织互相协同工作(如流鼻涕、咳嗽、发烧、腹泻),排异出体内的病毒。
这种病症也称为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4]
从中医宏观思维上讲,调理就是起到积极作用。
但是如果感染普通病毒就滥用抗生素的话,会破坏身体的抵抗力,使免疫系统具备懒惰性。
其实让免疫系统更积极的工作,同时能让抵抗力螺旋上升,达到动态平衡。
儿科医生提醒我说:
“父母首先要学习动态观察。”
我把这句话理解为:
不要盲目一刀切的滥用药物和硬扛,在家护理需要做病情记录,就医时积极反馈儿科医生,预防脱水(威胁生命)的情况发生。
个人建议:
先确诊,再选择治疗方案,最后写总结。
需要信赖儿科医生,他们真的很辛苦。
(ง •̀_•́)ง
需要的是预防感冒,如何预防?我做了10件事情:
1、
接种二类自费疫苗。
流感疫苗每年10月份上市,建议每年都接种。
需要理解的是,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增强免疫力,但并不等同预防了普通感冒病毒。
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据统计有200种左右,鼻病毒占多数,并通过手、还有口、鼻的分泌物亲密接触后传播。

2、
每天坚持户外运动。
晨跑是一项有益于身心的运动,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意志力和体能,增强心肺功能。[5]

3、
每周坚持去蓝旗亲子游泳以及Kid Knight平衡车等有氧运动。
亲子游泳是锻炼肺活量最好的婴幼儿早教,在德国和美国非常盛行,同样增强心肺功能,还增强自信心。

4、
因病从口入,离开室内公共场所和吃食物前,用含有酒精的免洗手液勤洗手。
酒精具备杀菌功能,通常可以消灭99.99%的病菌。
消毒的发明在医学手术领域的贡献大于麻醉,减少了手术死亡率。
5、
多吃水果和蔬菜、深海鱼、牛肉等优质蛋白。
人体需要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和ω-3,研究显示ω-3、EPA和DHA能促进甘油三酯的降低,有益心脏健康。
6、
每天补充AD滴剂。
大多数父母只了解维生素D的好处,忽略了维生素A。
维生素A在促进转铁蛋白合成(负责把储存铁转运到造血器官)、促进亚铁血红素合成过程中发挥着作用,能改善人体对铁的吸收、运转和分布,从而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A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对提高核心免疫力起到关键作用。
补D不补A是一个误区。
国家标准1岁以上需要每天补充维生素A 2000IU。[6]
7、
多喝奶。
其次是白开水、乳酸菌、运动饮料,如养乐多、脉动。
其他含咖啡因、碳酸、色素等添加剂的最好禁食。
8、坚持早睡早起,保证8小时睡眠。
美国FDA(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指出2岁内儿童谨慎使用感冒药、咳嗽药、退烧药,最好的感冒药是睡觉。[7]
9、和孩子一起泡热水澡,半身浴。
可以放少许薰衣草精油用于芳香疗法,水温45℃以下。
在日本,泡温泉也能增强抗寒能力。
在芬兰、冰岛等北欧国家还有蒸汽浴和桑拿,都是为了增强皮肤对室内外温差的耐受力。
泡澡的同时,和孩子聊聊今天发生的事情,做鬼脸游戏,或者和孩子比比看谁先笑出来。
《游戏力》中提到,笑声可以让孩子彻底放松心情,修复情绪和压力。
10、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我会选择在睡觉后和出门前,进行全屋开窗通风(卧室睡觉起来后开窗),保持新鲜空气进来。
如果仅仅担心寒冷或者雾霾不去通风,那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概率会增加,室内封闭环境是病菌滋生的温床。
科学研究表明,冬天更应该通风,让空气大循环。
其实培养我们的抗寒能力,是最基本的意志力,即抗挫能力。
同时也是培养我们的专注力,即感知当下。
通过耐寒锻炼,让我们的心智和体质能够适应自然环境,克服自然条件产生的困难,获取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ヾ(^。^*)
到这里我弄明白了,衣服穿少了可能会感觉不舒服,鼻腔部毛细血管供血也不够(白细胞量减少),但不会直接引起感冒。
诱发感冒的因素有很多种,主要是我们免疫应答系统能否抵抗病毒感染,归根结底是与个体差异有关。
我也多次和儿科医生朋友有过交流,看法一致。
最后我引用《孟子·告子 下》中有这么一段经典的话来作结尾: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大任是肩负着作为父亲的一份责任与担当,努力与孩子共同成长。
人穷则志短,唯有内心充盈,方能有志者事竟成!
此文献给我的老婆和孩子,谢谢你们的陪伴!
附:
感冒后的家庭护理Tips
我把病情观察分类如下,
a、(如果异常,尽快就医):
观察神经意识、呼吸状态、尿液量(生命体征,即脑神经反应、心肺功能、脱水)。
测试意识可以用专注力来测定清醒还是模糊状态,比如眼睛追踪一根手指。
b、(如果异常,按需就医):
如果发烧,48小时内去就近医院测定血常规、超敏CRP(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三项指标。
如果怀疑流感,进一步测定金标法流感病毒。
如果怀疑细菌,进一步测定PCT(降钙素原)等指标。
如果怀疑肺炎,进一步拍片诊断。
尽量用证据说话。
c、(按需就医):
找儿科医生前,需要一张记录表,尽量不把焦虑情绪传递给医生,同时语言啰嗦也会干扰医生判断。
要相信每个医生都是白衣天使。
d、(按需就医):
尽量在家请假休息,耐心等待病情消退。
床边除了准备大杯水(推荐运动饮料),还有垃圾桶,随时准备呕吐、吐痰、擤鼻涕等,这些都是帮助排出病毒方法,自主排异是本能。[8]
乳黄色脓液其实是被白细胞消灭后的病毒尸体(我把病毒看做活僵尸,即便是尸体也存在一定传染性)。
PS:
正面管教简·尼尔森老师说过“错误是学习的机会”。
每一个坑我都勇敢的走过,我们也曾经几次滥用非处方药,但通过不断总结学习,发现普通感冒并不需要急切的用药去压制,另外一篇来看看我是怎么处理的吧。
参考资料 :
[1]关于北极圈对感冒的调查
[2]感冒白皮书
[3]免疫应答
[4]自限性疾病
[7]When to Give Kids Medicine for Coughs and Colds November 27, 2018 FDA
[8]自主排异
相关文章:
作者:灰灰 (我是一个80后奶爸,育儿路上你的知己)
记得看完点个赞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