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

作者: 一身书生气 | 来源:发表于2018-07-25 15:58 被阅读68次

孔乙己

  铺垫                执教: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 岳国忠

《孔乙己》

它是这样的一篇小说:

鲁迅曾说,这是他最喜欢的自己的短篇小说。

莫言愿意用自己全部的作品,换取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

一、初读有所见

1.读完全文,作者在文中介绍的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2. 你觉得孔乙己还是一个使人        的孔乙己。

3. 思考:孔乙己一生,何以至此?

二、再读有所思

(一)“站”与“坐”  生命?

第4自然段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纵观孔乙己在酒店喝酒的经历,他只有“站着”喝酒的经历么?

1. 孔乙己是如何实现从“站着喝酒”到“坐着喝酒”的人生转折的呢?  其间发生了哪些事?快速阅读4-11自然段,概括事件。最关键的是什么“事”?

2. 你觉得孔乙己到店,只是来喝酒么?为什么?

(二)“长衫”脏且破  人生?

人物性格、命运遭遇,除了人物自身因素之外,还与其生存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请结合本文孔乙己“读过书、未进学”这一事实,分析其个性特点及时代特点。

“读过书”,在孔乙己身上有哪些具体体现?

1.“长衫”:这一“物件”在孔乙己的生命中,有哪些作用?

2.语言:“之乎也者”与“省略号”  灵魂? 

言为心声。孔乙己几次出场,言语中除了“之乎也者”,还有很多省略号。请结合文本情境,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4段: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第7段:他说,“读过书,…… 我便考你一考。”

孔乙己等了很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

第11段: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细嚼慢咽”例:

第4段: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心虚,羞愧)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自圆其说,自我夸耀)

第7段:他说,“读过书,…… 我便考你一考。”

孔乙己等了很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炫耀学识,寻求自我满足)

第11段: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无奈,愧疚)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掩藏窘境)

3.“个体生存” 与“社会时代”  意义?

“短衣帮” 与“长衫”——

“站喝”与“坐喝”——

“四文钱”与“十几文钱”——

“被人打”与“打人”——

点评: 成都市教科院    戴宏

《孔乙己》  细嚼慢咽  直击人心

思考:经典篇目如何定位? 小说三要素如何灵动体现?文本如何细读?

1.激趣导入,明确经典价值。我是学生,会问:作者自己和“诺贝尔奖”作家评价如此之高,为什么?

抓手:

“站”与“坐”——生命的委顿

                (借此概括情节,梳理事件)

“长衫”      ——生命的挣扎和猥琐

                (借此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

省略号          ——生命的无奈和羞愧

                (借此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 关照时代背景)

(“书”和“酒”,让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

引发的思考:逢小说必明确“三要素”,说明文必讲“说明方法”,议论文必讲“论证方法”,是否找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颖的切口和抓手,追求更有文本思维价值的目标?即使要讲这些,是否可以寻求一个“曲线救国”的巧妙路径?这样,我们的课堂是否更有厚度和新鲜度 ?

2.“细嚼慢咽”例:

第4段: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心虚,羞愧)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自圆其说,自我夸耀)

第7段:他说,“读过书,…… 我便考你一考。”

孔乙己等了很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炫耀学识,寻求自我满足)

第11段: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无奈,愧疚)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掩藏窘境)

3.在品析文字的同时,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进行诵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出了简单省略号背后的人物心理和性格,读出人物悲剧命运背后的时代意义。

    文本,就是这样细嚼慢咽的。经典的文字,值得玩味。老师,需要有深度的独特思考。

    岳国忠老师的《孔乙己》是经典老课了,这样的经典课选用一课时进行教学,课文的选点、抓手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课有太多的名家经典案例可供参考。自己在以往的教学中也曾经模仿创新,以“酒、手、伤疤”等为课堂抓手,以孔乙己的进出场对比贯穿课堂,但大都不太满意,主要原因在于自己教小说还局限于三要素,力求面面俱到,忽视了一课一得就足够了。岳老师的抓手:“站”与“坐”——生命的委顿(借此概括情节,梳理事件)“长衫”      ——生命的挣扎和猥琐(借此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 省略号  ——生命的无奈和羞愧(借此分析人物性格和心理, 关照时代背景)是自己从没有想到的。自己最欠缺的还是读文本的素读,从素读中去解读出文本的密码。这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语言敏锐的感知。

相关文章

  • 孔乙己的文本价值与教学价值

    手的描写与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孔乙己的脸色描写的表达作用 怎样看待孔乙己的“偷 孔乙己与酒 孔乙己的神情描写

  • 【语文教学】品关键句,教《孔乙己》

    品关键句,教《孔乙己》 ――《孔乙己》课堂记录 教学思考:《孔乙己》第一课时,课堂容...

  • 汉语汉字之我见

    记得中学学过的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吗?孔乙己的愚成为中国人的笑料,但是你可曾想过,你也是缩微版的孔乙己。孔乙己最经...

  • 孔乙己之死——《孔乙己》

    Part 1 有的人总是很聪明,巧妙的避开“恶人”的范畴,将人生分而论之,着眼于苍白的现实。 擅长打擦边球的人也总...

  • 孔乙己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是的,那个吃人血馒头的社会,最终还是吃掉了孔乙己。或又是说,孔乙己终究是死在...

  • 孔乙己最后去哪里了?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先生《孔乙己》 重读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结尾的话引起了我思...

  • 孔乙己

    孔乙己~~大抵只有街上流浪过的猫狗才能理解孔乙己。

  • 鲁迅依然在呐喊

    今天学习孔乙己,学生说现在的看客也不少,是啊,鲁迅依然在呐喊。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学生说孔乙己死了,可是具有他...

  • 鲁迅《孔乙己》:孔乙己,恐亦己。

    《孔乙己》这篇文章确实“水深雾大”。而孔乙己的形象,经过合理的推断,也有了质的颠覆。再看《孔乙己》,便觉得更加神秘...

  • 孔乙己竟是我自己

    之前读《孔乙己》,只觉得这个人好吃懒做,没有考上秀才,便穷困潦倒,四处偷窃。 再看《孔乙己》,原来颇有深意。孔乙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乙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op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