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学课堂改革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作者: 复旦金声缘 | 来源:发表于2018-04-18 17:57 被阅读3次

    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1]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赵璐  李士金

    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

    袁编云:想象奇特,笔力酣畅,本是宁静柔和的月夜也被赋予开阔的意境,风格奔放。苏舜钦的短诗也有相似的风格倾向,但是语言更为凝练,例如《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由于苏舜钦作诗往往是落笔疾书,所以推敲、剪裁的功夫略嫌不足,有些作品有不够含蓄、不够精练的缺点。宋诗畅尽而伤直露的特点,在苏舜钦诗中已见端倪。[2] 

    上文云“本是宁静柔和的月夜也被赋予开阔的意境”,这样的语气给读者的信息是:“宁静柔和的月夜”本无“开阔的意境”,但被苏舜钦写诗时“赋予开阔的意境”,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宁静柔和的月夜”本来即可有“开阔的意境”嘛!袁编认为苏舜钦的诗“风格奔放”,“短诗也有相似的风格倾向”,并举《淮中晚泊犊头》为例。我们从所举诗例看不出本诗的风格是“奔放”,前三句不用说无“奔放”可言,最后一句“满川风雨看潮生”也只是写诗人看到的满川风雨潮水涨起。从全诗可见诗人当时的静观默察的心态,而非“奔放”的“风格倾向”。袁编前文云“苏舜钦的短诗”“语言更为凝练”,言外之意是苏舜钦的长诗“语言”“凝练”,后文却说:“苏舜钦作诗往往是落笔疾书,所以推敲、剪裁的功夫略嫌不足,有些作品有不够含蓄、不够精练的缺点。宋诗畅尽而伤直露的特点,在苏舜钦诗中已见端倪。”这个论述无任何举例说明,与前文“语言更为凝练”之表述显然矛盾。且此段话亦充满文字游戏色彩。“苏舜钦作诗往往是落笔疾书”,怎能说“推敲、剪裁的功夫略嫌不足”?“略嫌不足”意思是稍微有点欠缺,则“推敲、剪裁的功夫”还是下得不小的。“往往是落笔疾书”则意味着苏舜钦作诗基本上很少下“推敲、剪裁的功夫”,此种语言表达上的问题,把读者推到了五里雾中。“宋诗”是多大的概念?“畅尽而伤直露”,“在苏舜钦诗中”是“已见端倪”还是明确存在呢?袁编语言貌似婉转,实质是没有把握论述而故弄玄虚。

    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进入意境: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我遇见了一位不一样的老师,所以自己也正在变得不一样。我在上大一的时候听说过这位老师,大家都说他讲课风趣幽默。在他的课堂上,同学们都非常愿意发表自己的观念和见解,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所以我非常期待这学期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我曾经在学校里遇到过老师,但总是与他擦肩而过。在我眼中,这位匆匆而过的老师是特别的,老师就像是一位仙风道骨的隐逸居士,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当他成为我的老师走进教室时,我又仔细地观察他。老师穿着十分朴素,发型与胡子十分相配,颇有大师的风范。但整个学期下来,我对老师的形象有了新的看法,我认为他是一位幽默风趣、博学多才,和蔼可亲、接地气、负责任传道受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老师上课前总是拿着点名册与每一位同学亲切友好地交谈,认真地将每一个名字与每一位同学对上号。这又让我对他的好感倍增,因为他十分尊重他的学生。如果点完名之后还有时间,老师就会与我们探讨社会现象、教育制度、文学观点,或是说说他自己的故事等等。总之,上课前的探讨总能让我们获得许多新的知识,受益颇深。上课铃一响,他就立马让我们进入到讲课或是讨论的环节,进行古代文学的学习。在学习古代文学之前,老师明确了古代文学的定义,即古代文学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生动形象深刻的反应。他希望我们能够牢牢地记住这句话,因为这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最基础的东西。事实证明,在老师每节课的耳濡目染下,我们早已铭记于心。整个学期下来,老师都把课堂完全交给我们。虽然有时也会进行点评与总结,但课堂的主体仍然是我们,无论是讲课还是讨论。经过多次的训练与老师的点拨,班上的每位同学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第一次讲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老师在认真聆听之后进行了点评。让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进入一种意境:“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具体从技能来说,首先讲出了我的优点,然后指出了缺点,说我表达能力有待提高,还有因为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经验的局限性,所以在讲这种哲理诗时无法解释得非常清楚。我将老师的点评牢牢地记在心里,并努力改正。在第二次讲柳永的时候,尽量避免之前的缺点。我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老师说我相比第一次有很大的进步,但还可以做得更好。经过一学期的训练,我也认为自己有很大的进步,各方面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每堂课老师都会留一定的时间让我们进行讨论。这是一种对同学讲课的回顾与对知识的巩固。之后老师也会进行点评与总结。老师的每一次的发言既精辟又新颖,有些甚至与教科书的观点相违背,但总有自己的道理,这也让我有了敢于质疑的勇气。

    老师能从一个宋朝的词人联想到北宋灭亡的原因

    我记得杨洁同学在讲《东墙记》时,老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爱情是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把爱情悲剧归结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接着老师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封建礼教有时不仅不是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男女恋爱的感情和自由,最后得出爱情悲剧不能一味地归结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是内因与外因共同的作用,老师打破了教科书上陈规守旧的说法,提出属于自己的观点,大胆质疑。他的这种做法给了我启示,使我在之后的学习中会常常思考某些观点是否正确。我第二次讲柳永的时候,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北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之后老师联系我所讲的柳永,解答了这个问题,让我对北宋灭亡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老师说北宋当时处于经济最繁荣的时期,社会经济越发达,物质越丰富,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人们的私心惰性就会越发强烈。官员腐败,贪图享受、精神颓废成为一种社会常态。而外族恰恰相反,兵强马壮,北宋灭亡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例如“重文轻武”,“重步轻骑”等等,但根本原因是上上下下腐败堕落,醉生梦死,人们都处于享受生活的状态,并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或者说毫无作战的意识。老师能从一个宋朝的词人联想到北宋灭亡的原因,可见他知识的渊博与思想的深刻。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也渐渐学会了这种方法。有些同学在讨论时能够联系作者的生平或和作者相联系的其他作家谈自己的理解,显然同学们已经熟练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或是能够纵向或横向的思考与比较。每次我听同学讲课时都能获得一些细小的新的知识点。如孙艳梅同学在讲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时,讲到“聘则为妻奔为妾”。还有同学在讲课时提出了“禅宗三境界”,即“看山是山—建构”,“看山不是山—解构”,“看山还是山—重构”,还有同学在讲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提到了战争多发生在秋天的原因,一是粮草充足,二是秋高马肥,三是有大量闲散的劳动力,兵源充足。四是游牧民族掠夺资源,准备过冬,同时减少人口,缓解对环境的压力。其实每堂课每位同学都有展示这些细小的,大家不熟知的知识点,老师强调要抓住这些细小的知识点。对于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一学期下来,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以前没有听说过,或不知道的知识点。这门课程马上就要结束了,说实话我非常舍不得。在老师这样“有特色”的教学下,我们不仅获得了各方面的知识,包括古代文学的知识和其他方面的知识,而且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概括能力等等。要勤于读书,善于思考,敢于质疑,这些都是我从这门课程中学到的,但最最重要的还是获得了许多关于人生的启迪。我遇到了一位优秀的老师,所以自己也正在变得优秀。(赵璐0115110242)

    结束语:担负起传承圣贤文化之神圣历史使命

    人类进化已有数百万年之久,圣贤文化的萌芽自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天理客观存在,在初民为生存而与野兽的激烈角逐中深知团结和谐的巨大意义。后来不同部落的人群开始为生存的物质条件而战斗,留下的无数的经验和教训。《补江总白猿传》具有原始色彩和神话意味,这显然具有古代原始部落抢婚的遗痕,而抢婚在后世的少数民族仍然存在。地神原来是一白猿,其神通广大,白猿被赋予了神力,是后世对人类发展变化过程中猿人阶段的一种传说的表现,他的居住区十分原始,是未受破坏和扰乱的自然的山林境界,这里“有妇人数十”,均是神物的妻妾,众妇人对前来寻妻的欧阳纥说道:“此神物所居,能力杀人,虽百夫操兵,不能制也。”“但求美酒两斛,食犬十头,麻数十斤,当相与谋杀之。”这位神物——一个古老传说中的原始部落的英雄形象——将面临众人的谋杀,他的末日来临了,他的丧钟敲响了,这是古朴的个体心理与世风日下的唐人心理的对立的形象化。“有美髯丈夫六尺余,白衣曳杖,拥诸妇人而出。见犬惊视,腾身执之,披裂吮咀,食之致饱。”人类正是经历了这一嗜食生物的茹毛饮血的时期。白猿具有深刻的人性,对这些妇人极为宠爱,“其妻卧石榻上,重茵累席,珍食盈前”,且是聪明异常,临终之前大叹咤道:“此天杀我,岂尔之能。然尔妇已孕,勿杀其子,将逢圣帝,必大其宗。”这传说的英雄形象既具有古老的英雄心理,在当时作家的笔下也带上了特定时代的色彩,因而也就成了那个时代的观念的产物。[3] 


    [1]致谢:本课堂教学改革得到淮阴师范学院朱汉清、周桂峰、施军、赵宜江、周平、李相银、许芳红、杨颖、陈年高、孙义清、陈华东、赵科印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受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PZY2015C205)。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第三版,第48页。

    [3]李士金著《中国古代小说社会心理分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103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xb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