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一年前兴致勃勃的报了日语学习班,雄心壮志的想从零基础开始学一门新的语言,然而一年后的今天,已经报了名的考试都不想去考。
回想自己多年来跟风报过的辅导班,报过的考试,花掉的不仅是金钱,还有精力,更重要的是,多次无果的努力之后,所带来的颓丧感和挫败感。可以说半途而废的学习,比经历一次失败的考试,所带来的伤害更大。
这两年知识付费的潮流兴起,报了许多线上课程,真正用心听过的,并不多,更多的是以为自己报了,就是学了,没有及时的复盘,不清楚自己的得失,让花出去的金钱打了水漂,心理上的焦虑感,才是让人一次次犯同样错误的原因。
前些日子在一个成长群里,看到同学在做复盘,统计自己报了多少课程,长长的清单列出来,看得我目瞪口呆,突然心有窃喜:原来我不是唯一的“败家子”!
信息代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家都想及时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所有的大咖老师都在鼓励学习,终身学习,告诉我们应该学什么,这个社会需要哪些能力,推荐文案写的炫目而精采,从线上学习,到现在的成长型课程,陪伴式成长,好像只有现在努力学习,未来就成功可期。
然而,报的那些课程,你真的用心去学了吗?又在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学习的这些内容,对你现实生活有什么启示,提高你的生活质量了吗?对你的工作有实际的帮助吗?
认真想想,其实报名的很多课程,并未达到预期目的,然而我们还是乐此不疲的去报新的课程,保持一种持续努力向上的表相,至于真正收获多少,可能大部分人,并没有及时总结复盘。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可能都是按这样的步骤去学习的:
“学习——实践——总结——学习——实践——总结——”
不断的循环往复,让我们牢牢的记住学习的内容,将每次课程的内容,写入我们的底层代码,学习任何一项新知识,新技能,都需要我们自身的参与,不断强化知识体系,增添新的内容。
现在你是这么学习新知识的吗?
可能大部分人,都要给出否定的答案。
我们报了各种培训班,交了费,貌似就已结束了学习的动作,至于课程听没听?学到哪些内容?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追求的是一直在路上的感觉:“感觉对了,那就对了。”
然而我们还是焦虑,看到架子上待学的课程,越积越多,愈加焦虑,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有72小时……
真实的情况是,哎呀,一会要学习一个小时,让我先休息一下,刷个微博,看看朋友圈吧,感觉好久没有跟朋友联系了呢!
然后,一抬眼,噫,怎么半夜12点了,不行不行,得睡觉了,明天还要上班呢!
读书计划?课程?明天再学吧……明天,明天一定要把这节课听完……
求证了身边报学习班最多的几个朋友,大体上是如此的。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是这样循环?
然后一天天的焦虑:看到一年过了一半焦虑,看到工作没有起色焦虑,看到收入没有增加焦虑,看到别人“雄起”取得成绩焦虑……
我们总在问,为什么我学了那么多的东西,一点效果都没有呢?为什么还不成功?为什么还赚不到钱?为什么生活还没有改善?
想在二十岁就功成名就,想在三十岁就能达到财务自由,想在四十岁去周游世界,坐看花开花落……
却从来没去认真思考一下,人生的成长是需要积累的,知识体系的搭建扩充需要时间,社会工作经验需要积累,人生的每一点提高,都需要一步步的去走。
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愈是着急的事情,愈要稳,愈要踏实而坚定的心,一步一步的走过去。
我们都听过一句俗语叫:欲速则不达。
还有一句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着急、焦虑、恨不得一天就建成罗马城,别说罗马,用一天建成的大厦你敢去住吗?就不担心质量不过关?
总要沉下心来,稳住脚步,把地基打牢,打的稳固,才能去建地面上的建筑。而你打的什么样的地基,预备了几根承重柱子,决定了,你的大楼能建多高,能建成什么样的格局。
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过印第安人的故事,出门放牧的印第安人,在跑了一段时间之后,会站下来停一停。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走了?”
印第安人回答说:“等一等还在路上的灵魂。”
急行军的时候,可能会接到跑步前进的命令,然而我们不能一直跑下去,体力总有极限,迟早是要恢复常速行进,愿我们都能等一等还在路上的灵魂。
——分隔线呀,分隔线———
作者:安青崖,85后小编,摩羯座宅女一枚,喜欢古风音乐,日常读读书,写写文,编编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