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一生,是在不完满中追求完满的一生,是在不安全中寻求安全的修行。
不管你如何的富有,总会有一个别人无法触及的地方是你的软肋,或许是对某一事物的偏好,或许是对某种情境的恐惧,也或许是对某类人的情结。你穷极一生想要填满的欲望,却总是得不到满足。
一位身家千万的男士,有着光鲜的外表和名头,他有一个特别的爱好,爱买鞋。无论走到哪个国家或地区,最爱逛的是鞋的专柜或专卖店,家里堆满了各种品牌的鞋,而他自己并不见得能穿其中的几双,更多的是放在鞋柜中被岁月尘封,他只需要那样一种“拥有”的安全感。
一个青春帅气的小伙儿,不喜欢同龄的美女,却偏爱大他十几岁的成熟女性,他觉得在她们面前才能放松,才能找到“被呵护”的安全感。
一位总是减不下肥的姑娘,偏爱一种零食——炸虾片,她对这个东西有不可抑制的狂热,虽然知道这种食品并不健康,但她停不下嘴,只有吃着这样的东西,她才会找到“解馋”的安全感。
……
这样的倾向或小癖好你有没有?
精神分析认为,安全感的缺失,源于童年成长过程中不被满足的欲望。
爱买鞋的那位男士从小家里很穷,上小学时开运动会,家里没有钱买指定的鞋,被同学笑话,于是成人后形成这样的癖好。他试图用成人的财富和能力,来证明自己“已经拥有”。
喜欢成熟女性的小伙儿,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父母溺爱,以至于成人后独立性不够,或者说心理上“未曾断奶”。
爱吃炸虾片的姑娘,在童年期一次家庭聚会中,仅有的虾片没有分给她,让她备感不受喜爱,以至于成人后嗜物成癖。
一个人健康安全感的建立,最初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对于孩子的抚养过程中既不能不予理睬,亦不能过度包办。从婴儿期开始,对于孩子的需求,应做到即时的回应和处理,建立孩子最初对世界的信任与安全感;幼儿期应在成人的掌控范围内,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独立尝试空间,让孩子能够养成独立的人格;少年及成人前期,应多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帮助,让孩子明白,父母永远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对于有安全感缺失的成人,如果未曾成病,可以多进行自我观照,找出安全感“缺”的那个点,从内心对那个点进行面对、分析、接受。需要明白,我们最初安全感的缺失只是一种情绪与欲望的未曾满足,而不是真正需要某类物质去填充。明白与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就不会再去纠结于某个“外在”,而是回归到自己的本心,用心灵的强大来抚慰曾有的创伤。
说白了,安全感不是外界所能给的,即使是父母,也有他们的局限。
真正的安全感,来源于对自身的反观和成长,使自己具足圆满,只有自己能给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