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欢的,开心的,莫过于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怕己过,就怕包庇自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感觉一直陪伴自己成长,虽不是优秀人,不是成功人,但成为了不后悔的人。
有口粮,有布衣,有心床,点滴而已,不需太多,知足常乐。虽多多益善。
成长路上,看似没多少缺点,或看不到什么缺点,其实缺点太多,不一日三省,是难见到的。缺点的出现,有时是闪现的,只存在于经意不经意的意识中。这种多,直到现在依然有,好在缺点与优点的关系,是呈此消彼长的关系,缺点渐消,优点自生。
缺点,大多是缺陷,不去发现,见不到细微产生的奥妙,那种奥妙看似是缺,却有着逻辑性的思辨哲理,当你作为一门科学去看待,其妙趣已出离个体,自会产生公益性地投资自己,以己为题,析人解题,跳脱私人圈子。
话虽如此,有时做起来是难的,难的是不自知,被一些东西裹挟带偏,出现懵懵懂懂的状态,混沌着,不懂小无内,不懂大无外。
混沌中,出现小疑小惑,在小小圈子中转圈,直到再次再次地抬头仰望,天空浩瀚无垠,才有了大疑大惑,惑出个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惑出个自己的存在是要去哪儿,惑出个哪儿才是真正的家。
这些过程是快乐的,同时也是撕裂的,要不怎么叫不破不立呢?!
在一次欣赏那位女作家的小说时,面对这上国刊的小说,评论中说出了我几乎从不懂得的人性(虽然有熟悉感),那次才看见人性是那么复杂,才让人性是有迹可循这句进入生活中,用来探询世间的苦与乐。
事实上,自己才是最应该让自己探询的。
目光有了方向后,内视内观成了日日行程。这一看不打紧,原来大片的“万紫千红”,大片的“桃花园”,屒示着无论怎样的万象更新,无论怎样的熙熙攘攘,人性演绎的都不过是利来利往,苦乐相依。人们扭动身躯,跳着心难领神难会的舞步,打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拍子,让日日操劳的心有了负荷。
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个小我。
小我步履蹒跚,如同蹒跚学步,左摔右跌,才终于行坐如尘,起落随意,在尽心尽责中修正前行。
胡扯一通。
![](https://img.haomeiwen.com/i6145437/84467724710c211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