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0683e9a6b2f3ba2b.jpg)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或许就是对待死亡的态度。
有的装作看不见它,
有的清晰的知道它在那里,
这个态度的差别直接影响了如何选择活着的方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41da78f5e0e4c203.jpg)
这是两个彼此包含,也彼此对照的概念,一起存在,彼此对峙和对映。
那天在朋友的文章里看到说,因为有死,所以生变得虚无,可是,如果没有死,生也就变得没有意义,这真是一个悖论。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b270bc823c939c17.jpg)
昨晚去上瑜伽私教课,在每一个体式里寻求安住的感受。感受肌肉的拉伸,扭转中内脏的被挤压,以及所有的受限。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在看似完美的体式里,有某些肌肉群的懈怠,或者骨骼或者韧带的代偿。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克服的属于自己的那个部分,都走在漫漫征途,尽力去靠近一种完美。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0884fbe3662f5127.jpg)
安住在时间里,是很难的事。禅师说,吃饭的时候吃饭,砍柴的时候砍柴。
可是,我们在坐在那里时,想站起来,我们走路的时候,是想着赶快抵达,抵达了以后是想着赶快完成某件事情。
在一个出现痛苦的瑜伽体式里,我开始的想法总是,快点结束这个体式吧?啊!什么时候老师才能喊结束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e8bc0f5cf0289406.jpg)
一旦那个体式结束,被训练过的身体就呈现愉悦和力量,觉得刚刚承受的痛苦是值得的。
或许,我们要做的,就是当那个训练的痛苦要来的时候,能够有一颗心安住在其中,体味细微的精神的变化。
瑜伽不止是体式,体式只是其最浅层的训练,也是瑜伽修行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体式里找寻到对精神的体悟和肉体与精神的和谐。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bed53b6c26fa31ff.jpg)
我们的大脑在长期的进化中学会了许多花招,比如对痛苦的规避,闪躲,在解决问题时不假思索的惯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臆断等等。
在每一个当下,保持客观的自我审视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保持对喜悦的渴望,也保持对痛苦的担当。在每一件正在做的事情里专注,安在。
先用一种积极的自律过当下好这一天,便也过好了这一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