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于微信公众号:夜渔识读,关注免费领取10本经典著作
文/夜渔
最近有一部热播剧《三十而已》,有读者让我写写。
这部剧我没看过,只是听朋友聊过,至于具体的剧情,我也是稍微了解一些,所以无法细致的写,简单谈谈还是可以的。
由于这部剧太火,所以刷短视频的时候就会经常刷到,我也看了一些片段,恨得咬牙切齿。
站在商业的角度看,这部剧很成功,但是在我个人看来,没什么兴趣。
我对它没有兴趣,并不意味着我认为它没有价值,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可以从主观的角度做出判断,同时也需要从客观的角度去进行分析。
这部剧,我不喜欢,但是它能火,这是值得我研究学习的。
它为什么能火呢?
因为它激发了人性。
看到网上的很多评论,都在骂林有有,甚至有人恨到什么程度呢?想要亲自动手打小三。
你看,编剧有多牛,把人性玩弄到了极致。
很多人说,通过饰演这部剧,童谣将会大火。
的确,这是观众需要,也是市场需要。
可是我觉得,最应该火的是林有有的扮演者张月,她才是这部剧的润滑剂,没有她饰演的这个角色,这部剧火不了。
你要知道,演一个好人是很容易的,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演好人。
但是要刻意去演一个坏人?那就难了。
看到智斗小三的片段时,我就在想,林有有的扮演者要被骂死了,饰演这样的角色,真的需要勇气。
骂剧中的人物,这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啥?那么多人去骂演员。
当年《那年花开月正圆》火的时候,网上也是一片骂俞灏明的,当时俞灏明还把弹幕截图发了出来,人性的丑陋,淋漓尽致。
对于出轨,以前我会觉得可恨可耻,没有担当,没有责任心。
现在呢?我觉得再正常不过。
这部剧的剧情,在我看来并不真实,现实当中的出轨比这个精彩多了,只是我们很少去观察。
前段时间看到一组统计数据,女性出轨比例比男性要高,其中全职宝妈、老师、护士,是女性出轨人群当中最多的职业。
超乎想象,但又合情合理。
如何看待出轨?为什么我们大部分人会接受不了?
一个人出不出轨,那是人性的问题,我们之所以接受不了,是因为我们把人性问题上升到了道德层面。
很多人看待出轨,都是带着一种恨,恨不得让出轨的人永世不得超生,而自己某一天出轨了呢?各种找理由,又是你不爱我,又是你不关心我...反正都是别人的错。
人总是习惯把自己往好的地方想,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怎样怎样,尤其是年轻的时候,经历的少,观察的少,对这个世界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童谣在这部剧里饰演的角色太完美了,越是完美就显得越假。
童谣把好演到了极端,张月把坏演到了极端,好与坏两个极端碰撞,整部剧摩擦出的火花就会更吸引人。
最近在读《未来简史》,结合我看到的这部剧的一些片段,稍稍改变了我的一点认知。
即便我们把自己变成完美的,我们也有可能输给人性。
人性是不知足的,人性也是喜新厌旧的。
我不知道我未来会不会出轨,但我觉得,我经常反思自己的这种习惯一定会帮到我,让我可能出轨的概率降到极低。
或许很多人不喜欢思考,但于我而言,思考是一种享受。
人性最喜欢的,是感性,是冲动。
人性最不喜欢的,是理性,是逻辑。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