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2武志红的心理课 得到课程总结

02武志红的心理课 得到课程总结

作者: 曹露Luna | 来源:发表于2019-08-21 17:59 被阅读0次

    权威期待的力量

    我们是镜子,也是镜中的容颜。

    我们品尝此刻,来自永生的味道,

    我们是苦痛,也是苦痛的救星。

    我们是甜蜜、清凉的水,也是泼水的罐子。

    01 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你对一些人赋予强烈的期待,这份期待就会奏效。

    “权威性谎言”

    权威:就是有权利,有威望,有资源的一方。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最原始、也最重要的权威,是父母。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作用甚至可能达到皮格马利翁的神话级别。

    你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期待,发出了什么样的预言,对他的成长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

    自信,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但这份自我实现的预言,或者说自我期待,其实本源上,是来自父母这个权威的。

    今日得到:

    001 在我们童年的时候,我们从父母或者其他养育着主导的经历中总结出了一些话,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因为自恋的心理机制,这些话很有可能就预言了我们未来的人生。这就是权威期待的力量。

    002 “权威期待的力量”在心理学里有个专有名词----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003 自我实现的预言,源头很可能是权威对我们的期待。

    02 怎么带给别人积极的影响

    怎样做一个积极的权威

    在生命最初,就遇到一个满心喜欢你的人,是最好的命运馈赠。

    你在意识上认为自己给了孩子正面的期待,但在潜意识里却给他传递了负面期待。

    他们很少会真正地鼓励和认可孩子,他们只是在批评孩子不卓越,想通过这样的方式逼迫孩子变得卓越。

    这是父母在维护自己自恋的行为。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作为一个企业家或管理层,你就知道,应该好好使用罗森塔尔效应,对你的员工发出积极的期待。

    如果你做不到,您需要反思一下,你到底是在追求利益还是在追求自恋。

    今日得到:

    001 作为一个权威,如果你想要被你影响的人变得卓越,那你就需要给对方积极的期待。

    002 积极的期待,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才会有效,而藏在头脑中,或者文字层面的期待,常常起不到作用。

    03 一切努力,只为遇见你

    最好的情况是,权威人物对你的期待,和你对自己的期待,正好是一致的,这个时候你的生命力就会自然的生长,没有多少矛盾。

    人性中最最深刻的需求是赞美,特别是来自权威、或者重要的人的赞美。

    喜欢批评别人,根本问题是他自身的自恋问题,他需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太喜欢批评别人的人,是因为从权威的镜子了照见的自己是不好的,所以当他作为镜子的时候,照见的你也总是不好的。

    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创造了一个术语——不含诱惑的深情,认为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是我深深地理解你、接纳你,而且不给你设任何条件。条件=诱惑 诱惑就是,你要达到我设置的条件,我才给你情感。

    哪怕有一些诱惑也没关系,只有其中有深情就好。

    如果你不断体验到什么是深情,你会发现,你的生命力会源源不断地涌出,你会因此变得饱满而丰盛。

    今日得到:围绕“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主题,我们讲了三个层面的东西

    001 自恋。因为每个生命都想证明自己是最好的,所以有了自我实现的预言,这是命运轮回的基本。当内心的自恋处于比较低级的状态时,就会忍不住去压制别人,这样一来,自恋会让自己远离幸福快乐。但当自恋发展的比较成熟时,就会形成“我好你也好”的生命观。

    002 他人的期待重要的人低我们的期待,特别是父母等权威的期待,会对我们造成巨大的影响,这份期待会深入到我们内心,成为一种影响命运的力量。

    003 链接的力量。自恋是一股能量,他人的期待也是一股能量,当这两股能量相合的时候,一个人的生命力就会被激发,而这两股能量相悖的时候,一个人的生命力就会被撕扯。最好的情况是,如果这两股能量可以融为一体,建立出深情的链接来,就最能激发出生命力,那样,我们不仅能自然而然的追求卓越,同时也会去享受幸福。

    生命最重要的,就是这样三个命题:

    第一,自恋,就是做自己;

    第二,满足别人期待;

    第三,超越自恋和满足别人期待,体验到链接的深情。

    更简单的话来讲,就是“我”要做自己,同时去寻找另一个能对我产生重要影响的“你”,一旦“我”和“你”建立积极的链接,那我们彼此都可以追求卓越、享受幸福。

    问答: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自我期待与权威期待之间的复杂逻辑:

    第一,无论是权威期待,还是自我期待,积极的,都好过消极的。

    第二,积极的期待,是有重要区分的,来自权威的过高期待,自己会带来压力。

    积极期待其实有两种:

    第一种:权威自恋的延伸—“我希望,你能成为我希望的积极形象”;

    第二种:权威对你的信任——“我相信,你是最好的,你现在对自己有了怀疑,我就给予你积极的确认和支持。”

    第一种是,权威自恋的延伸—“我希望,你能成为我希望的积极形象”

    第二种是,权威对你的信任—“我相信你,你是最好的,你现在对自己有了怀疑,我就给予你积极的确认和支持。

    “抱持”:最好的养育环境是抱持性的,它具备这样的两股基本特征:孩子发展好的时候,认可他;孩子受措的时候,支持他。支持包括积极期待,但这里面的积极期待,是以孩子为中心的,而不是以父母头脑里的想象为中心的。

    第三,父母的期待太重,会让孩子失去自己本来的生命诉求。

    第四,精神分析的态度就是中立客观,精神分析,知识在试图搞清楚,人性是如何运作的,而不去分对错好坏。

    问答:不要着急着改变

    潜意识怎么“破”?

    潜意识正式通过这一次次自我认识的刷新,而可能被“破”掉。也就是把潜意识的内容,提升到意识层面来,当这份觉知发生的时候,改变就发生了。

    “觉知既是开始,也是结束,可以说,觉知就是一切。”---克里希那穆提 (印度)

    你会发现,原来所谓的自我,是慢慢形成的。既然是慢慢形成的,那就可以慢慢被改变了。

    我的感悟:

    01 潜意识里面正面期待才有作用。

    回想起小时候父母对我的期待大部分其实也是负面的,像大部分中国式的父母一样,都是用打击的语言来激励我们,唯一在学习上期待,我似乎能感觉他们是完全相信我的,虽然他们没什么学历,在学习上也并不能帮助我,但是他们相信我能考上大学这个期待,我是一直能感受到的,后来我也真的考上了大学。

    在回想我的自我预言时,似乎大部分也并不是积极的正面期待,唯独也是在考上大学这个事情上,我始终相信自己可以。这个也许能说明,我的自我预言其实潜意识里是从权威的期待,也就是父母那里感受到并转化成为自我预言呢。

    02 对孩子如何从潜意识里发出正面期待。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也反思了自己。当孩子没有按照我们大人的意愿做事时,我们内心发出的期待是,这孩子是故意的,在已经有了固有概念时,我们接下来做的事情自然不会友好,我们和孩子也一定不会再和平相处,矛盾也就发生了。

    “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我非常喜欢作者的这句话。这里的我相信你,没有任何的附属条件,不是你足够好我才相信你,不是你很听话我才相信你,而是,你就是你,我依然相信你。在考大学这个事情上,我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积极期待,我自己的自我预言也是这样积极的。

    我希望自己能做个合格的妈妈,能给予孩子“抱持”的养育环境,也能对孩子发出这样“我相信你”积极的期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2武志红的心理课 得到课程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bi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