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即为手段则需要付出成本。
如果抛开民主成本只谈民主收益,如同说抢银行能发大财,不是在教导而是在教唆!
在很长一个阶段,网络呼吁民主之声始终涛涛,每当出现诸如社会不公热点事件,很多人都会把原因归为民主政治缺位,真是一人吐槽应者云集,而更多未开口的民众内心也萦绕对民主的期许。是啊,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反面意见,那是何等畅快!每个人都可以用选票体现国家主人的地位,那是何等获得感!每个人都能保证自己权益伸张不被他人压制,那是何等自由!
然而民主真的会如此完美么?不,他很美好,但绝不完美。因为他是手段而非目的。自由平等才是目的,民主只是人们争取自由平等一个手段,而且如同任何手段一般,都要支付成本,有时候这个成本还很高昂。如果我们对别人只谈收益不讲成本,如同说抢银行能发大财,这不是教导而是在教唆!
![](https://img.haomeiwen.com/i3002503/c502f1dea95bea28.jpg)
那民主的成本到底是什么呢?不妨让我们先回归本源,看看何谓民主?顾名思义,以最朴实的含义看,即为人民当家做主。但问题在于,这个人民究竟指谁?人民由一个个普通人组成,每个个体都属于人民,但每个个体能等于人民么?当一个个个体需求产生冲突时,谁才能代表人民?
所以,民主不代表你一定做主,当你可以自由表达反面意见,也要做好被人狂喷的准备;当你用选票体现国家主人的地位时,也要做好选出来是你反对的那个家伙的准备;当你希望维护自己权益时,也要做好为保障他人相反需求不得不让度自己权益的准备,这些,对于羡慕憧憬民主的国人来说,你们都准备好了么?
柴静在《看见》这本书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区业主自发成立业主委员会,状告物业公司不合理收费,官司打赢了,物业拒不执行,撤出小区造成断水断电,一些业主因此在小区马路上打横幅,高喊“打倒业委会!”对话如下:
“你们凭什么打这个官司影响生活,我们愿意交这个费,交得起!”
“当初打官司是过半业主投票,绝大多数赞成通过的,现在怎么能反悔?”
“当初我根本没参加投票!”
很像鲁迅书里国人对革命的态度对不对?只能为我谋福利,如果没有让我获益,那便不是我的民主,我不参与。如果一旦影响我的利益,那我立刻会起来反对,反正你和我都是普通人,也不是什么领导权威,如同那些抗议业主指着业委会领导人喊的:“撕下他们的画皮!”
![](https://img.haomeiwen.com/i3002503/910f56a38fcfc7ea.jpg)
世间很多事情便是如此,太美好的容易破碎,如果把民主萌上一层理想主义绚丽,将他当成可以轻易实现平等自由的绝招,那面对他带来的矛盾问题,自然很难保持理性克制,更谈不上妥协退让。大家都不妥协的民主,还是民主么?那只能无尽的争吵与分裂,看看我们很多邻居,情况大抵如此吧。
从历史长河来看,社会每次巨大进步,都先从民智启蒙开始。而对于民主这个论题来讲,人们看到民主甜头只是迈出一小步,能认识到民主之痛才是真正的起点。唯如此,人们才能认识到民主只是手段,或许也不是唯一的手段,而且可能也不是最好的手段,进而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到底需不需要民主,而不把他作为一个锦上添花的谈资,仅仅利用键盘表达“民意”,或希望通过别人付出搭便车实现自己诉求。
在理性认识下,才会愿意为自己需要的民主付出实实在在行动,让度实实在在利益,真正承担起民主的责任。这时不管是否还需要民主这个手段,其实已经向着平等自由迈出坚实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