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网络写作速成宝典
榜样人物I大隐隐于市--小记自由撰稿人刘德凤(39) - 草稿

榜样人物I大隐隐于市--小记自由撰稿人刘德凤(39) - 草稿

作者: 超级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18-05-17 17:28 被阅读9次

          一个几乎每天把玩文字的人,通过博客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偶尔挤点文字的人——这就是刘德凤与我相识的过程。她自己就是一个写手,却在QQ验证信息中毫不吝啬地说我文笔细腻云云,说看了我的博客,想认识一下……天底下还有比这更充分的理由么!我在虚荣心得到小小的满足之后,欣然添加她为好友。

      不过,刘德凤一直自称“刘希”。她告诉我,她住在汉寿县城。后来看她博客,首页接连几篇都是讲别人盗用她的文稿,而且还盗发在《广州日报》这样知名的报纸上,不由让人刮目相看。细看下去不得了,全国知名不知名的报刊,《合肥晚报》、《常州晚报》、《孝感晚报》、《包头晚报》、《许昌日报》、《长江日报》、《现代家庭报》、《健康时报》、《京华时报》、《讽刺与幽默》、《思维与智慧》、《时代青年》……到处可见她的文字和名字。

      最令我震惊的是她的发稿数量。据她2013年5月份在博客上公布的数据,1月份发表153篇次,2月份发表112篇次,3月份发表145篇次,4月份发表120篇次。这个成绩如果送人的话,她一个月发表的文章数量就可以让某些文学爱好者炫耀一辈子了。在汉寿这个小县城里藏着这样一位以前闻所未闻的奇女子,真是不可思议。

      怀着强烈的好奇,12月29日上午,我邀上《常德晚报》周刊部主任高玲和小宋记者一道驱车前往汉寿探个究竟。在县城龙阳路一幢不起眼的三层小楼里,我们和刘德凤“网友见面”了。关于刘德凤的故事,也便在漫不经心的聊天中次第展开。

      刘德凤1979年出生于澧县方石坪,1999年从杂交水稻发源地的安江农校毕业后,南下广东打工,后认识现在的老公。小伙子比刘德凤小两岁,长得白白净净,一表人才。他是如何被刘德凤折服的呢?刘德凤笑称自己也不知道。不过那个时候刘德凤已经开始尝试着写点文字了,因为还在上学念书时,老师就经常在班上表扬她作文写得好。后来到东莞打工,她的处女作就发表在老公公司的厂报上,署的名字不是“刘德凤”,而是“刘希”。

      刘德凤为什么不署自己的名字呢?她说总觉得这个名字没取好,不喜欢。而刘希又是谁呢?正是她当时的男朋友,后来的老公。她说刘希这个名字多好呀,给人以希望。她给刘希公司的厂报投稿时,并没有告诉刘希,因为恐怕发表不出来呢。等后来终于见报了,这才告诉刘希,在他厂报发文章了,而且留着他的名字。

      “刘希”这个名字,刘德凤一直“借用”到现在。我们找到刘德凤的住处时,她婆婆连忙像喊儿子一样招呼媳妇:“刘希,记者来了!”我们感觉挺有意思,笑问刘德凤,要是你老公也在家,那不是同时有两个刘希?除此之外,她还用过其他一些名字,刘亚华、陈浩、雪儿玲子,等等。这些名字的背后,多数都是有一个一个真人的。有的是她公公的名字,有的是她妈妈的名字,有的是她弟弟的名字。她笑说,她公公的身份证常年由她拿着,因为随时要用身份证去领稿费。

      为这稿费和名字的事情,刘德凤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寄给妈妈的稿费单》,大意是:女儿想给妈妈一些钱表孝心,可是妈妈说有钱用,推托不要。后来女儿想了一个办法,把自己写的文章署母亲的名字,然后地址也留母亲的,这样稿费自然也就寄给母亲了。女儿说自己在外面打工收信收稿费不方便,请母亲代收一下。能够帮得上女儿,母亲还是挺乐意的。等母亲收到稿费后,女儿又开始劝母亲说,那几个稿费也不多,你就拿着当零花钱吧!后来母亲也就慢慢地接受了,女儿终于达到了孝顺老人的目的。

      这样温暖的讲述、温情的传递是刘德凤文章常见的基调。我通读她的博客之后,用了两个字来概括她的文章,一个字是“长”,一个字是“短”:儿女情长、家长里短。她的写作范围,始终没有脱离家庭,始终没有脱离亲情。她写了父亲写母亲,写了公公写婆婆,写了老公写女儿,她写的始终都是她每天面对的那几个人,以及那几个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刘德凤写作范围的局限缘于她生活圈子的局限。自从结婚生子,刘德凤也就不在外地打工了,而是和老公一起回到了老公在汉寿的老家。老公在益阳找了一份工作上班了,刘德凤则留在家里照看现已4岁和7岁的两个女儿,送她们上学,接她们回家。剩下来的时间,刘德凤重新操起了键盘,敲打起自己拿手的文字。从前些年的每年发表几篇,到后来的每个月都能发表几篇,再到后来的每个月发表几十篇,直至现在每个月发表上百篇,刘德凤越来越把写作当成了职业。

      我让刘德凤描述一下她每天的生活作息,她说,早上五点她就起床开始写稿了。我很奇怪,那么早,天都没亮,怎么起得来?人都没睡醒,又怎么有东西写?她说,每天到那时候就自然醒了,睡不着了。我说,除非你梦里都在构思,爬起来就可以下笔成文。她说她睡得早,晚上九点多就睡了,早上头脑清醒,思路清晰,写得很顺。她的稿子都不长,千字左右,一天可写一两篇。她也不喜欢精雕细琢,她相信最初的感觉,一气呵成之后,马上投递出去,这一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对自己有个交代了。

      我们的疑惑又绕了回来:你每天这么写,有那么多东西可写吗?很多作家之所以能够源源不断地创作,是因为他们一直都在行走或者体验,每天都在接触新的事物;而你呢,每天都是重复自己的昨天。刘德凤却不这么认为。她的生活虽然没有大的变化,但是外面的世界每天都在变,影响到她了。

      雅安地震发生时,刘德凤虽然远在湖南,却一连写了好几篇关于地震的稿子。其中一篇是讲父母要对子女加强地震知识教育的,讲她几岁的女儿听说地震了,感到很害怕,于是她耐心地跟女儿讲地震是怎么回事,以及怎样安全自救,让女儿加深对地震的了解,消除恐惧心理。从妈妈和女儿交流的角度来谈地震,既亲切又必要,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样的稿子不受欢迎才怪呢。

      还有,母亲节快要到了,女儿要给妈妈过母亲节,那奶奶也是爸爸的母亲啊,最后全家商议,共同给婆婆过了一个热闹的母亲节。刘德凤笔下这样一些温馨的场面,也许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发生了,也许只是她内心的一种期许和假设。她可以为了写作的需要,把别人的故事写成是自己的,或者把自己的故事借用别人的身份表达出来……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读着刘德凤这些文字时,内心感动了,情绪感染了。正如我们捧读《故事会》杂志,明知里面的故事都是虚构的,仍然津津有味一样。

      所以素材缺乏这样的困惑,对刘德凤也许不成问题。有事没事她就跑到县图书馆去逛逛,激发灵感;当然还包括从手机、电视和网络中寻找线索。一则新闻,一个标题,甚至一条短信,也常常能够让刘德凤有所触动,引出一段感悟或一个由她重新构建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多数都以她的家人为“演员”来上演,让人感觉可亲可信。如果说外面世界发生的事情就像天上的太阳,那么哪怕太阳再远,也能够通过刘德凤的妙手丹青,以及敏锐的捕捉能力,与之关联起来,照耀在刘德凤一家人的身上。就像鸡蛋是常年准备好了的,需要迎接的只是辣椒、韭菜或西红柿的搭配。

      刘德凤的公公是搞机械修理的,三层楼的楼房,楼下堆满了散乱的机器和零件,楼上也嗅不到半点书香门第的气息,没有专门的书房,甚至看不到几本书。我无意评价刘德凤的写作态度和作品质量,不过从她的文章曾经发表在哪些报刊也许能够说明一些问题,随便罗列一些:《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今晚报》、《新民晚报》、《家庭》……这可都是闻名全国的大报大刊,是很多写作者梦寐以求希望上稿的报刊啊,刘德凤却似乎看得很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德凤是从一个黑咕隆咚的杂物房里,从一大堆破旧的家什杂物中,把这些样报样刊找出来的。她的这种淡定,再一次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惊呆了。也许因为发得多了,而且往后还有可能继续发,所以就不那么在乎了吧?换作他人,要是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篇文章,该得把那份报纸保存得有多好啊!

      与虚名相比,刘德凤关注的可能是更实在的东西。她发表了那么多文章,在一个小县城也不为人知,我跟她分析,是她借用不同的名字发表文章,稀释了她的品牌效应,影响了她的知名度。但她觉得,不管用什么名字,反正文章还是她的;不管是否保存样报样刊,原稿都在电脑里存着。她也许更希望的是多挣稿费,体现自己不仅在才情方面的价值,还有经济独立方面的能力。她跟我们透露,12月份,她的稿费收入是4000余元;2013年全年,已经达到5.2万元。

      通过几年的“热车”,刘德凤已渐入佳境,驶入了自由撰稿、高产高酬的快车道。写稿已然成了她的思维训练操,像一台已经高速运转的机器,停不下来了。她公公婆婆的朋友听说有这么一个坐在家里都能生产出财富、比上班还挣得多的媳妇,甚是惊奇,不知道她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刘德凤的公公婆婆也并不因为家里出了这样一个才女媳妇而感到额外不同,或许他们也并不知道这个媳妇的才气和追求有多难得。这样反倒让刘德凤无论进退都不会感到压力。谈话间,刘德凤还多次提到老公对她的支持,当笔记本电脑对他们来说还是奢侈品的时候,老公却执意给她买了一台,方便她写作。

      刘德凤不是市、县作协会员,也没有文友圈子,没有更多的机会和外界接触,就连汉寿县作家协会主席曾宪红和秘书长李娜也是前不久才知道县里有个刘希刘德凤。也许刘德凤对自己的定位首先还不是当什么作家,而是享受写稿挣钱的快乐。也许拿作家的标准衡量,刘德凤还有很多事情可做;但是从一名无业在家的家庭妇女的角度来看,刘德凤无论执着的精神,还是不俗的成绩,显然已经远远超越了一名普通家庭主妇所能达到的高度。 (新浪博客  巢栖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榜样人物I大隐隐于市--小记自由撰稿人刘德凤(39)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hi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