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林讲读《悉达多》七:人世间

老林讲读《悉达多》七:人世间

作者: 囚徒的自由 | 来源:发表于2022-10-30 15:45 被阅读0次

悉达多来到了卡马斯瓦密家里,并得到了卡马斯瓦密的认可,成为了他的助手。由于悉达多善于思考,善于倾听,所以他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但是和卡马斯瓦密不同,悉达多把一切视为游戏,他只是努力学习如何精确掌握商业规则,而内容丝毫不能触动他的内心。这个相当于他没有把自己和工作深度捆绑,而不是像我们普通人一样,把生意和自己高度融合,因为那样我们的心会被生意的起伏所牵动。

悉达多虽然很擅长做生意,但是他既不会因为生意做得好而高兴,也不会因为生意做得差而失落。按照我们日常的描述来说,他是在用平常心开展工作。如果大家能够明白我们前面讲过的内容的话,我们知道,这就是正念地活在当下。也就是说,他只是在开展眼前的事情而已,至于事情的结果则是客观的,没有评判,没有好坏。

为了生动的诠释悉达多的这个状态,黑塞写了他的一次小经历。有一次悉达多去收购稻谷,当到达的时候,谷物已经被别人收走了。但是悉达多在那个村子待了一些时间,他招待村民,给孩子们一些钱,并且参加了一个婚礼,最后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所以卡马斯瓦密就非常生气,他认为悉达多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但是悉达多却并不这么认为。他说:“倘若我是你卡马斯瓦密,当我看到买卖已遭挫败,就会立即忧心忡忡地急忙赶回来,但是事实上时间和金钱已经丧失了。至于我,却度过了一些好日子,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享受到了快乐,我没有因情绪恶劣、办事匆忙而伤害自己和伤害别人。”

卡马斯瓦密虽然是首富,但是每天却忧心忡忡,因为他担心正在进行的生意可能失败,寄送的货物可能丢弃,债务人可能无力偿还……,但是悉达多并不会把太多心思放在生意上,赚了钱就放在卡玛拉那里,余下的时间,他更有兴趣的是参与人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事业、手艺、忧虑、欢乐和愚蠢。

当然,在悉达多看来,人们是以一种孩童或者动物的方式生活着,他既爱这种生活,也蔑视这种生活。他看着人们,因为一些他认为毫无价值的东西而奋斗、痛苦、烦恼,无非就是为了一点点金钱、乐趣和荣誉。

对于人们给予他的一切,他泰然处之。他平等的看待富人、穷人、乞丐和贩夫走卒,对于不同的人,他或提出建议、或表示同情、或慷慨相助、或让自己稍稍受骗,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游戏。

自从和卡马斯瓦密学习经商之后,悉达多便经常拜访美丽的卡玛拉,他也在卡玛拉的身边,获得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卡玛拉也对悉达多有了深入的了解,两人已经有些心灵想通。悉达多认为卡玛拉和大多人不同,悉达多认为他们俩有个共同点,就是在内心深处有个僻静的地方,在某些时候他们会进去,就像回家了一样。

当然这个僻静的角落,应该就是所谓的真我。我们现代人面临不小的生活压力,所以我们常会说生活充满眼前的苟且,但是对于一个有智慧的人来说,生活也会有诗和远方,而这个僻静的角落就是种满了诗和远方的种子。

在这里僻静的角落,我们可以享受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也可以感悟苏东坡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还可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所以蒋勋在说红楼梦的时候说到,说我们每个人应该在内心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花园,在那里留有我们的青春。

悉达多认为在内心留有僻静的角落,虽然每个人都可以学会,但是很少有人会这么做。他认为大部分普通人,如同落叶一样,随风飘舞、旋转、摇摇晃晃,最后掉在地上。当然他也认为,有少数人,好像天上的星星,按照固定的轨道运行,没有任何风能力动摇他们,有自己的规律和轨道,当然他认识的人当中,佛陀就是这样的人,另外此前渡他过河的船夫也是。

当然我认为作者黑塞的标准有些严格,就像我们前面说过的一样,每个人为了找到归属感和摆脱孤独感,都容易机械趋同,都容易把自己放逐到集体中。所以,我们要摆脱这个惯性,需要有强大的内心和内在力量。我认为,一个内在力量可以摆脱集体惯性的人,应该就属于悉达多所说的少数人。

在这一章节,我认为黑塞的描述不够准确,他实际上要表达的悉达多的状态,是正念地生活、工作。但是文字上会让人有误解和困惑的空间,因为按照常规的思维,你工作没有用心,你对结果并不在意,你如何把工作做到最好?是不是意味着悉达多玩世不恭,或者说三心二意,那么这个对普通人的意义何在?

其实不是这样的,黑塞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就是正念地活在当下的意思,为什么现在正念地活在当下,会成为心理学、佛学和老庄解读的最终核心,因为这种生活方式被认为最高效,对自我最有益处。

正念地活在当下,是说我们不念过往的是是非非,不念过往的荣耀和悔恨,因为这个会分散你一部分精力,而且已经过去了。正念地活在当下,让我们不要对未来有过多的期待、希望,因为未来还没来,未来也不一定来,你现在过度的畅想未来,也是分散自己的精力。同时现在人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信息大爆炸,我们获取了太多的信息,有了太多的比较,然后我们又放不下过去,又过分期待未来,所以我们焦虑不堪。

正念地活在当下,让我们放下过去的羁绊,放下畅想未来的分心,放下因过去和未来给我们带来的焦虑,这样我们就可以全然的投入眼前的事情。当我们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眼下的事情上,我们才是最高效的,我们才是心无旁骛的,这样我们也更容易进入心流的状态。

所以,黑塞在这里描写的悉达多,应该是这个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和前后的内容更契合。因为前面说悉达多要经历感官上的自我,悉达多此时经历生活,也是他修行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

  • 老林讲读《悉达多》七:人世间

    悉达多来到了卡马斯瓦密家里,并得到了卡马斯瓦密的认可,成为了他的助手。由于悉达多善于思考,善于倾听,所以他很快就进...

  • 老林讲读《悉达多》五:觉醒

    悉达多告别乔达摩,离开了给孤独园。在离开了这位觉者之后,悉达多也感觉到自己如同蛇蜕了一层皮。因为我们知道,就在此前...

  • 老林讲读《悉达多》九:岸边

    悉达多来到了林中,游游荡荡的来到了舍卫城边的那条大河边,这是他曾今告别戈文达和佛陀的地方。现在面对河水,他十分的绝...

  • 老林讲读《悉达多》十:船夫

    悉达多在河边徘徊,想到自己当初就是渡过这条河来到俗世的,所以他想再去找当年渡他过河的船夫。他来到渡口,找到了当年的...

  • 老林讲读《悉达多》八:轮回

    春去秋来,一个个收获季节和雨季过去,悉达多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他开始渐渐的淡忘自己先前的原则和价值观,他开始像其...

  • 老林讲读《悉达多》十一:儿子

    在上一章的结尾,我们知道卡玛拉要离世了。她留下了她和悉达多的儿子,这个孩子此前生活优渥,而且备受母亲宠爱,还是家里...

  • 老林讲读《悉达多》十二:唵

    上一章节的结尾,悉达多和华苏德瓦是静静地离开了,但是我们知道悉达多的伤口依然还在。而且我们通过上一章也看到了,对于...

  • 老林讲读《悉达多》四:乔达摩

    悉达多和戈文达终于来到了舍卫城,来到了给孤独园附近。舍卫城现在还是佛家胜地,在尼泊尔境内,当年佛陀乔达摩在那里待了...

  • 老林讲读《悉达多》十三:戈文达(完结)

    其实我在第一遍读这本书的时候,就非常奇怪。因为上一章节结尾的时候,悉达多悟道成功了,而且华苏德瓦已经离开了。按理说...

  • 悉达多太子 目录

    悉达多太子 目录 【悉达多太子】1 【悉达多太子】2 【悉达多太子】3 【悉达多太子】4 【悉达多太子】5 【悉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林讲读《悉达多》七:人世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hl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