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成长
幸福咨询:儿童心理的成长点滴……

幸福咨询:儿童心理的成长点滴……

作者: 97b3ffd05784 | 来源:发表于2018-10-02 17:04 被阅读51次
    幸福咨询:儿童心理的成长点滴……

    可以说,每一个新生婴儿都是一个秘密,因为这个没有自主行为能力的肉体最终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谁都无法预测,甚至他本人也是如此。

    通常意义上的肉体是指身体肌肉和器官组成的集合体,他们在意识的驱使下运动。没有这些肌肉和器官,意识就没有受体,无能为力。无论何种动物,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昆虫,它的每一个活动都是器官运动和心理活动的结合体。尤其是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肌肉的活动更为复杂和精细。有些肌肉伸张,有些肌肉收缩,有些肌肉正向运动,有些肌肉反向运动。在意识的控制之下,一组肌肉的连续运动形成了一个动作,不同的肌肉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产生千变万化的动作。正是由于身体中无数肌肉运动的组合和变化,才让一个人可以自由地做出各种动作姿势,就像小提琴家的手,可以用最细微的动作拨弄琴弦。

    人的精神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创造性引导肌肉之间相互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和练习,配合才臻于完美。

    必须承认,这种精神是人类身上存在的第一个事实。人类那生机勃勃的精神必须通过肉体外化出来,才能在大千世界中展示自己、表达自己。这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章节,也是人类的第一个任务。

    儿童在出生后立刻产生心理活动,它先于身体的生理活动之前而存在,独立于外在的表现行为,并且为肌肉和器官的运动发出指令。

    如果认为婴儿肌肉软弱无力,无法站立,或者肌肉无法协调地完成动作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新生儿的四肢对于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而且具有出色的柔韧性,即使是吮吸和吞咽这样复杂的动作,婴儿也可以从容地完成。与动物的幼仔相比,大自然给予人类婴儿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所有的肌肉等待意识的召唤,等待精神发出的指令。婴儿不仅要发育成为人,会说话、会直立行走,而且要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可以观察到,当外部环境妨碍儿童的内心需求时,儿童的反应会非常剧烈,表现出极度的愤怒和绝望,成人称之为“不听话”“使性子”。而这些任性的现象恰恰是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以致造成内心失调的外在表现,反映了儿童极度紧张的心理状态。

    这是儿童在为自己的需求大声疾呼,寻求来自成人的安慰和保护。儿童心理发展的紊乱和畸形会导致一些缺陷,并伴随孩子的一生。如果无法在敏感期得到满足,释放人性的本能,儿童将最终失去征服自然的机会,也将永远失去证明自我的机会。

    荷兰科学家雨果·德弗里斯发现了动物的敏感期。而在学校里,通过对儿童生活的观察,蒙氏发现了儿童的敏感期,并且应用于教育活动。

    简单的说说敏感期,是指在生物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特殊的敏感性。这些敏感性具有暂时性的特点,在获得某种特征之后便会消失。某一成长时期出现的特定敏感性对应着相应的敏感期。每一种特征都是在敏感性的推动作用下确立的。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人的成长并不是什么模糊的东西,或者固定遗传的结果,而是一种在暂时性本能细致入微引导下的长期工作。这些本能活动与成人有意识的活动截然不同。

    儿童成长的关键所在是儿童身上蕴藏着生命的冲动。这些冲动将循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生机勃勃,推动儿童完成奇妙惊人的事情;二是无动于衷,你可知道儿童如果不能够在敏感期按照意志的力量行事,他们就会永远失去机会,一生忙碌却无所作为。

    在儿童心理发育的过程中,他们会获得种种感觉指令,这些指令对他们而言弥足珍贵。但是,在成人眼中,这些事情看起来稀松平常,进而漠视、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

    试想,一个从虚无中而来的婴儿如何能够在复杂的人世之间生存?他们有着何种天赋能够让他们分辨事物,掌握语言与人沟通?

    实践中,经常看到,当外界对儿童的活力发展造成障碍时,他们反应强烈,而且显得异常痛苦。成人无法解释这些现象,认为孩子是在无理取闹,把责任归咎为孩子的“任性”。久而久之,人们把所有这些原因不明、没有逻辑和无法说服的行为认定为任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任性的特性不断累积,并且成为儿童长大以后某些极端行为的根源。但是,我们也没有找到对付这些问题的办法。

    现在,可以用敏感期解释很多儿童无端的任性行为。如之前所讲,敏感性具有暂时性的特点,因此,敏感期是过渡性的。随着儿童长大成人,这些敏感性会逐渐消失,但并非无迹可寻,它们会给成人的心理健康带来重要的影响。

    很多儿童早期出现的任性行为都是因为他们对于秩序的敏感遭到破坏所致,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一个6个月大的女孩,有一个人走进她的卧室,在桌子上放了一把伞。孩子对这把伞表现得非常激动,过了一会儿便开始大哭不止。大家以为孩子想要这把伞,于是就把伞拿到了她面前。可是,孩子拒绝了大人们的好意还是继续哭泣。重复多次后,婴儿显得情绪更加激动。这就是婴儿出生后对秩序敏感性的最早表现。这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熟悉儿童心理的母亲迅速拿走伞放到了其他房间,婴儿马上停止了哭泣,安静下来。显然,孩子哭泣的原因就是这把伞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位置,孩子熟悉的物体位置分布遭到了破坏,干扰了孩子的心理平衡。

    这说明了儿童对于秩序有着天生的需求本能。而且,这种本能在儿童发育的早期就显现出来。儿童对于秩序的需求会转化为动力,激发儿童为实现秩序的和谐做出努力。

    在学校里,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一件物品被挪离了原来的位置,一个两岁的儿童会发现这一点,并且将物品归位。即使是位置细微的改变,儿童也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成人以及年龄较大的孩子却对此缺乏敏感。比如,一块香皂没有放在香皂盒里,而是被放在洗漱台上,或者一把椅子斜放着,孩子会很快发现这个问题,并且重新整理好。

    我在得到这个人生经验时,理解了很多成人的非理智的行为,比如喜欢放置的物件保持很精确的位置,即便是只有点放斜了,马上去纠正,否则心神不安,传统的心理学的理解是强迫症的理论,认为这高度的准确性需求表达了这个人的强烈的自我保护机制,或许是一种恐惧症的外显。这和你问他为何这么做的表述,为了安心而做是对的上的。但就这儿童的秩序心理来看这么做的动机并不复杂,而很可能是一种退行的表现。是儿童时代的心理被重新激活了。

    秩序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不仅是一种现实生活的需要,更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刺激、一种来自神明的召唤。秩序是儿童发自内心的需要,也是令他们最开心的工作。井然有序意味着物品各就各位,这样儿童就可以找到需要的物品,而且可以根据物品的位置辨别方向。总之,唯有如此,一切才能尽在掌握之中。在儿童的心目中,自己熟悉的环境不容任何改变。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闭上眼睛他们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这样才是快乐幸福的生活。

    当然,儿童眼中的秩序和我们成人的理解并不相同。 对成人而言是一种外在的快感,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小事。但是,对于儿童来说,他们不可能在一种秩序混沌模糊的状态下生长,他们需要准确的定位和引导。秩序,就像支撑动物行走的路面、供养鱼儿生存的水,对儿童不可或缺。从婴儿时期,儿童就可以从一 种有序的状态中获取辨别事物的能力,为之后心灵之花的绽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些游戏比如捉迷藏也能够反映出儿童对于秩序超乎寻常的追求。这些游戏并没有严格的逻辑性,只是表现儿童对于固定位置感的快乐。

    儿童的秩序感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一种内在的感觉,它并不针对物体本身,而是关注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联系以及与整体环境的关系。当儿童在这种环境中活动,他就能够自如地辨别方位,找到自己的目标。如果没有这种感觉,他就会失去对事物关系的认知,如同将家具搬出去放在户外。同理,如果图画的排列没有任何秩序,那只不过是堆集在一起的涂鸦而已。如果只能看到物体,却没有认知物体之间的关联,儿童的思维就会混乱,把自己迷失在环境之中。

    有些观点说,“儿童除了感觉,思想空无一物。”这种概念假定儿童的心理是消极的,在外界环境支配下,被动地接受指令,任人摆布。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众所周知的假设,也是传统的教育学家认为的观点,即儿童的心理不仅是消极的,更是一个有待填充的空瓶。

    我们并不排斥智慧形成过程中外部环境因素的重要性。但将儿童视为被动接受客体的传统教育观念与事实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儿童的敏感性。儿童从出生一直到5岁左右,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敏感期。敏感期内儿童有着惊人的能力,可以从环境中摄取各种意象。儿童是一个观察者和选择者,他凭借自己的内在冲动和个人喜好,通过自己的感觉积极主动地接收各种形象,但并不会是全盘接受,而是有所选择。这与认为儿童就是一面接收形象的镜子的观点截然不同。

    当儿童成长到可以独立行动的时候,他们和成人之间的矛盾也就开始了。当然,没有任何人可以完全控制儿童去看、去听,并且征服儿童的心理世界。当儿童可以独立行走,自主地去触摸各种东西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事实上父母无论有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在成人的内心中都有一种无法抑制的保护本能。这种保护欲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他们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恐惧,认为孩子的冲动和盲目会伤害自己的身体;二是担心孩子会不小心损坏他们的个人财产。

    正在发育过程中的儿童有着与成人的这种防御心态截然不同的态度。两种心理状态相互冲突,如果不做必要的调整,他们之间就无法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问题的关键在于成人意识不到自己面对儿童时自我保护的心态,而是强调自己对儿童无私的爱和做出的牺牲。

    成人潜意识中的这种自私性防御本能通过一种伪装表现出来,他们会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的东西,以免被儿童损毁。而且,成人打着“有责任正确教育儿童”的旗号掩饰自己的行为,他们的借口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应该让他们多休息。”事情的真相却是害怕儿童打破他们的安宁,所有的借口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

    有些现象比如一个没有教养的劳动妇女为了不让孩子打扰自己,可能会打孩子、骂孩子,甚至把孩子赶出家门。随后,她又会亲昵地拥抱孩子,热情地亲吻孩子显示自己对他们的爱。怎么去解释她的伟大母爱中自私的一面?

    这在社会层次较高的母亲只是自我保护本能的伪装性更强。因为她们更乐于摆脱孩子的纠缠而把孩子托付给保姆照看,让保姆带着孩子出去玩耍或者哄孩子睡觉。这些母亲对待保姆显得非常耐心,而且态度和蔼,甚至谦恭。实际上,这种态度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保姆清楚地知道只要让这些烦人的孩子离得远一点,女主人就会宽恕和容忍一切。

    成人父母可以很随意地说:“孩子不能乱跑,不能乱碰东西,不能乱喊乱叫,他们应该躺着、吃饭或者睡觉。”这是在要求儿童离开家,与亲人之外的陌生人待在一起。成人因为自己的惰性总是选择最简单的方式应付孩子,即让他们睡觉。

    有谁会去否认孩子需要睡眠呢?但孩子活泼爱动,睡觉并不是他们的天性。儿童只需要正常的睡眠,而那些强加给他们的睡觉都是无益的。所以,成人作为强势的一方是在暗示儿童到了睡觉的时候,而儿童作为弱者在暗示的作用下就会开始睡觉。也就是说,成人在潜意识中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为儿童催眠。

    无论是社会层次较低的母亲,还是有教养的母亲,甚至是专业的儿童教育者,他们在照顾儿童的过程中,采用了共同的方法去对付那些活泼可爱的生命,那就是让他们睡觉。不仅是年龄幼小的婴儿,即使是那些已经长大到2岁、3岁甚至4岁的儿童也会被强迫接受超过他们正常需求的睡眠。

    倒是那些贫困人家的孩子有幸逃过了这种迫害,因为缺少照看,他们整天在大街上嬉戏玩耍,这也不会引起母亲的反感。所以,与那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的孩子相比,穷人家孩子的心理状态更自然、放松。睡眠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是违背意愿的睡眠非但不能保证身体健康,反而有损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有一个7岁的男孩曾向我透露,他从来没有看到过星星,因为家人总是让他在夜幕降临之前就上床睡觉。他告诉我:“我很想在夜里爬上山顶,躺在地上数星星。”而很多家长却在炫耀自己的孩子有早睡的习惯,这样他们就可以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我们可以想象,成人的床非常舒适,睡觉的时候可以自由伸展身体。而婴儿床虽然漂亮柔软,但却像是一个高高的铁笼,将婴儿囚禁其中。父母总喜欢把儿童放在他们自认为非常满意的“窝”里,免得自己夜晚爬起来 们,而且即使婴儿哭闹,也不用为安全担心。婴儿就是在这样的缺乏光亮的环境中睡觉,即使太阳出来,阳光也不能唤醒他们。

    帮助儿童塑造健康的心理,首先要改革他们的床,改变强迫儿童长时间不自然睡眠的习惯。儿童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睡眠,当他们困倦的时候可以睡觉,当他们愿意的时候可以随时醒来。传统的儿童用床应该被撤换成低矮的童床,儿童可以随心所欲地上下床。

    像所有其他帮助儿童心理发展的改革一样,童床改变的效果非常明显。儿童需要的就是简单的东西,那些诸多复杂的事物会阻碍儿童的成长。很多家庭都认知到了这一点。父母把一个小床垫放在地上,再铺上舒服的褥子。晚上儿童会高兴地自己上床睡觉,早晨起床时也不会打搅父母。

    这些事例说明成人在照顾儿童时存在着思想认识的错误,竭力想要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结果却事与愿违,并没有给孩子带去方便和快乐。成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受到自我保护本能的驱使,而且这种自私性很难克服。

    这一切表明,成人应当尽力去理解儿童的需求,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环境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结束儿童的“悲惨时代”,将他们从成人的压制之中解救出来,不再被视为成人的私有物品,不再被随意地指使。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开创一个儿童教育的新纪元,建立一个真正帮助儿童成长的新时代。

    所有母亲和儿童教育工作者的方向应该是尊重儿童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使自己成为儿童成长的幕后英雄,理解儿童,爱护并帮助他们生活。认识到儿童的个性是脆弱的,在培养儿童个性的过程中成人应当去除自己的强势,给予孩子更多的引导。

    需要谨记:理解和宽容是一种高尚的表现。

    感恩您给我服务的机会。感恩您的布施!感谢您与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质,吉祥如意!

    幸福咨询:儿童心理的成长点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咨询:儿童心理的成长点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laoftx.html